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地理07 内、外力与地表形态河流与湖泊(分层训练)(教师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5页2.07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地理07 内、外力与地表形态河流与湖泊(分层训练)(教师版).docx
文档介绍:
07 内、外力与地表形态(分层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泥石流扇是山谷中的特殊洪流携带大量泥沙和石块在山区沟口堆积形成的扇状地貌。扇顶部是细小的沙砾和黏土,在扇体最下端(扇缘)往往有较大的砾石块。据此并结合下图天山南麓泥石流扇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天山南麓泥石流扇发育的活跃期是( )
A.3月 B.7月 C.9月 D.12月
2.泥石流扇扇缘地带分布有较多砾石的原因是( )
①扇缘地带地势起伏大,流速快 ②扇缘地带降水量大,来水量大
③砾石颗粒粗大,冲击力强 ④泥石流豁稠度大,运动惯性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B 2.D
【解析】
1.天山南麓降水少,地表水的主要补给形式为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汇水量大,地表径流量大,发生泥石流的概率最大,故7月是天山南麓泥石流扇发育的活跃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天山南麓山高坡陡,山谷发生泥石流时,因砾石颗粒粗大、泥石流黏稠度大,运动惯性大,冲击力强,所以砾石块多随着泥石流带到扇缘地带,③④正确,D正确。扇缘地带地势起伏小,降水量小,流速慢,由于地表水的下渗,来水量减少,①②错误,A、B、C错误。故选D。
勺状沟壑是指独立发育在黄土坡面上、整体形态上大下小、空间形态呈勺子状的地貌形态(下图)。它是黄土高原西部及西北边缘广泛存在的一类沟,沟体从上到下逐渐变窄、变浅甚至消失于坡面,与其他沟谷没有明显的联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勺状沟壑形成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
A.气温 B.植被 C.土壤 D.降水
4.状沟壑地貌发育依次经历的主导作用是( )
A.地下水侵蚀、重力崩塌、溯源侵蚀 B.溯源侵蚀、重力崩塌、地下水侵蚀
C.地下水侵蚀、溯源侵蚀、重力崩塌 D.重力崩塌、溯源侵蚀、地下水侵蚀
5.雨季勺状沟壑地貌变化最显著的要素是( )
①长度②宽度③粒径④深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3.C 4.A 5.D
【解析】
3.解析材料可知,勺状沟壑广泛存在于黄土高原,是流水侵蚀的产物,与气温无关,A错误。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与勺状沟壑的形成有关,但不是“直接”相关,B错误;黄土土质疏松,直立性强,易被流水侵蚀和发生崩塌,因此是勺状沟壑上宽下窄形态形成的直接因素,C正确。若是受降水直接影响,有同样降水特点的其他地方也应有勺状沟壑分布,D错误。故选C。
4.勺状沟壑地貌发育的大致过程:降水在黄土地表形成一定径流后,带走部分可溶地表物质,形成陷穴;下渗形成的地下径流对陷穴周围的黄土有下蚀和侧蚀作用,从而导致陷穴扩大,陷穴承受不住上覆黄土重力而发生坍塌,导致径流落差变大;溯源侵蚀增强,陷穴不断后退成勺状。由于该区域降水量较小(分布在黄土高原西部及西北部),沟谷上游含沙量较大的径流在流动过程中下渗,导致径流变小,侵蚀能力变弱,搬运能力降低,泥沙逐渐沉积,进而形成“上大下小”的勺子状地貌。故选A。
5.雨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水流流速较快,因此流水下蚀,溯源侵蚀能力增强,所以勺状沟壑地貌的深度会变深(下蚀),长度会变长(溯源侵蚀)。故选D。
岱崮地貌是指山峰平展开阔如平原,峰巅周围峭壁如刀削,峭壁以下是逐渐平缓山坡的地貌景观,在地貌学上属于桌形山或方形山。因该地貌在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最集中,故中国地理学会将其命名为“岱崮地貌”。图为岱崮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岱崮地貌山峰平展开阔如平原,说明构成该地貌的岩石( )
A.含有大量动物化石 B.形成于广阔的浅海
C.由沙黏土物质组成 D.具有水平层理构造
7.岱崮地貌属于( )
A.褶皱山 B.地垒山 C.向斜山 D.背斜山
8.该地貌峭壁以下山坡逐渐由陡到缓,主要受到的外力作用是( )
A.物理风化作用 B.重力崩塌作用
C.流水侵蚀、搬运作用 D.风力侵蚀、搬运作用
【答案】6.D 7.B 8.C
【解析】
6.岩石的水平层理又称水平纹层,其特点是纹层呈直线状互相平行,并且平行于层面。岱崮地貌山峰平展开阔如平原,说明构成该地貌的岩石具有水平层理构造,选项D正确。含有大量的动物化石、形成于广阔的浅海和有砂黏土物质组成,都只能说明该地貌岩石为沉积岩,故A、B、C错误。选择D。
7.由材料“……山峰平展开阔如平原,峰巅周围峭壁如刀削……”可知,岱崮地貌属于断裂抬升作用形成的断块山,即地垒山。选项B正确。排除A、C、D选项。
8.该地区位于我国山东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判断,该地貌峭壁以下山坡逐渐由陡到缓是因上坡的岩石经风化、侵蚀形成碎屑物质,碎屑物质受流水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