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地理09 人口与城市(分层训练)(教师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5页72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地理09 人口与城市(分层训练)(教师版).docx
文档介绍:
09 人口与城市(分层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1年5月31日,我国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即使推行了“二孩”政策,但中国人口出生率依然不高的根本原因是( )
A.受教育水平提高 B.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政策力度不够大 D.初婚初孕年龄推迟
2.针对我国生育率较低的现状,以下措施合理的是( )
①加强调控抑制房价快速上涨②义务教育阶段延长课后服务时间
③教培类公司转型退出市场④公司实施996工作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当前人口政策的调整是由于我国人口合理容量较40年前有所增加。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增加主要基于( )
①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大幅提高②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极大改善
③地区开放程度的极大改善④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B 2.A 3.A
【解析】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对劳动力的数量需要逐渐转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对数量的要求有所下降,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导致出生率大幅度下降,B项符合题意。文化教育、政策、初婚初孕年龄推迟等因素不是影响人口出生率的根本因素,排除ACD,故选B。
2.过高的房价会增加居民的生活成本,从而使其养育孩子的成本增加,不利于改变我国生育率较低的现状,因此要提高我国的生育率,需要加强调控,抑制房价快速上涨,①项正确;义务教育阶段延长课后服务时间,有利于减轻父母在教育孩子上的负担,使其能够妥善处理工作与教育孩子的关系,从而有利于提高生育率,故②项正确;教培类公司的发展,加剧了子女教育方面的竞争,也增加了父母的经济负担,不利用于提高人们的生育欲望,其转型退出市场,有利于减轻子女教育的负担,从而提高我国的生育率,③项正确;公司实施996工作制,加重了年轻人的工作压力,严重影响了其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因此不利于提高人们的生育欲望,④项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考查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①③正确;40年间自然环境和资源不会发生极大改善,②错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减小,④错误。故选A。
下表为2019年我国浙江、青海、黑龙江、湖北四省常住人口数量及其人口变动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
2019年常住人口(万人)
较2018年增加人口(万人)
自然增长(万人)
机械增长(万人)

5850.00
113.00
28.90
84.10

607.82
4.59
4.57
0.02

5927.00
10.00
25.28
-15.28

3751.30
-21.80
-3.81
-17.99
4.属于中部地区的省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省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口需求增大 B.乙省经济落后导致人口流出量大
C.丙省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较城市突出 D.丁省受生育观念影响导致人口出生率低
【答案】4.C 5.C
【解析】4.四地中甲地的机械增长最大,说明经济最发达,甲为浙江;乙地人口最少,为青海;丁比丙人口少,丁为黑龙江、丙为湖北。湖北属于中部省份,C符合题意。故选C。
5.甲地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口需求降低,A错;乙地人口机械增长为正值,B错;丙地经济增长迅速,城市化导致农村青壮年流向城市,缓解了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而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C对;丁地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困难,经济增长缓慢是人口出生率低的重要原因,而传统的生育观念会导致人口出生率高,D错。故选C。
京津冀地区以县城为主体的中小城市众多。这些中小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城区内的村庄被大量保留,以低矮的北方四合院建筑为主体的村庄居民点占据了城区用地面积的很大比例。村庄居民点内以纺织、加工等手工业为主要形式的家庭工业大量存在。下图示意河北省宁晋县1988~2018年中心城区各村庄被征用土地面积及占各自村域面积百分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信息显示,1988~2018年宁晋县中心城区各村庄被征用土地状况是( )
A.城缘村谷家庄被征用土地面积占比最大 B.城中村各村被征用土地面积差异最大
C.城缘村的各村庄被征用土地面积均较大 D.近郊村各村被征用土地面积占比较小
7.京津冀地区以县城为主体的中小城市( )
A.城村交织 B.新建城市较多 C.城村分离 D.城村矛盾激化
8.村庄居民点内以纺织、加工等手工业为主要形式的家庭工业大量存在,主要是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