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地理热点04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答案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1页100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地理热点04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答案版).docx
文档介绍:
试卷第1页,共17页
热点04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宁夏、贵州、云南等省区成功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完成下面小题。
1.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人口密度 B.交通运输
C.环境承载力 D.移民意愿
2.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     )
①促进了迁入区的资源开发②缓解了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
③减轻了迁入区的就业压力④实现了迁出区人口的脱贫致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C
2.D
【解析】
【分析】
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区域人口数量超过区域环境承载力时,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会出现危机,生态移民能够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环境承载力,C正确。实施生态移民需考虑人口密度 、交通运输、移民意愿,但不是首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
2.
由所学知识可知,生态移民能够增加迁入区劳动力数量,有利于促进迁入区的资源开发,①正确;生态移民通过将生活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居民搬迁到生存条件更好的地区,对于缓解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影响较小,同时可能增加迁入区的就业压力,②③均错误,即ABC错误。生态移民能够实现迁出区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迁出区人口脱贫致富,④正确,即①④正确,D正确。故选D。
试卷第1页,共17页
【点睛】
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出地:有利的: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地影响。不利的:造成了人才外流。对迁入地:有利的: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培训费,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不利的:引发种族冲突,影响社会治安,给自然和生态环境、人口与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
3.为缓解塑料生产和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以玉米、木材等为原料的生物塑料产业逐渐兴起。2018年全球生物塑料的产量约200万吨,原料种植占用耕地约80万公顷。生物塑料(     )
A.用木材废料替代玉米为原料,少占耕地 B.产品在运输和消费过程中实现了零污染
C.生产区位向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厂集聚 D.有效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削弱温室效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玉米的种植需要占用耕地,用木材废料代替玉米为原料,可以尽量少的占用耕地,A正确;虽然相比于传统塑料而言,生物塑料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低,但产品在运输和消费过程中不可能实现零污染,也不能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削弱温室效应,BD错;生物塑料以玉米、木材等为原料,因此生产区位并不会向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厂集聚(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属于传统塑料),C错。故选A。
【点睛】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强调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下图为“新三农”耕地相互联系关系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试卷第1页,共17页
4.生产活动集约经营主要目的是(     )
A.节约资源 B.互通信息 C.技术合作 D.适应市场
5.新农业与新农村在生态层面存在价值响应,主要表现在(     )
①生态宜居②农业高产③绿色发展④农民增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背景下“新三农”需要(     )
A.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B.扩大农业土地供给
C.增加化肥农药使用 D.拓宽粮食进口渠道
【答案】4.D
5.C
6.A
【解析】
【分析】
4.
通过种植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换,实现经营集约化,推动着生产生活系统中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对提高农业生产市场适应性起重要作用,D正确。约资源、互通信息、技术合作都不是生产活动集约经营主要目的,ABC错误。
5.
根据图示新农村与新农业在社会、生态和经济等层面存在价值响应,在生态层面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优化、农村美好、绿色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所以选C。
6.
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符合经营集约化,A正确;扩大农业土地供给能增加粮食产量,但与“新三农”耕地利用倡导的可持续集约化不吻合,B错误;增加化肥农药使用违背了绿色可持续发展,C错误;拓宽粮食进口渠道增加进口不属于“新三农”范畴,D错误。
试卷第1页,共17页
【点睛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