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选修地理
选修3 旅游地理
高考内容要求
思维导图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
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
(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
(2)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4.旅游与区域发展
(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考点一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性、价值与分布
1.旅游资源的定义
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它包括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娱乐中心、风土人情、节庆活动等。
2.旅游资源的类型
旅游资源通常分为三类,结合实例分析如下
类型
种类
举例
核心
形成过程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地质地
貌景观
路南石林、天涯海角、武陵源、五大连池
地貌景观是构景基础
自然过程
山水组
合景观
瀑布、长江三峡、漓江、现代冰川
生物景观
黄山迎客松、奇花异草、香山红叶、青海湖鸟岛、天然动物园
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
泰山日出、巴山夜雨、吉林雾凇、春城昆明
文化
景观
旅游
资源
宗教文化景观
北京云居寺、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济南灵岩寺、敦煌莫高窟、乐山大佛、大足石刻
建筑
景观
是重
要标
志
历史过
程及当
代人类
活动
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古代遗存
北京故宫、西安秦陵兵马俑、古代长城、都江堰水利工程、丽江古城、平遥古城
风土民情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汉族龙舟赛、藏族晒佛节、苗族和侗族的芦笙节
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组合
我国的五岳名山、峨眉山
地貌与建筑
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
3.旅游资源特性
与其他资源相比,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和永续性等特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特征又各有不同,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旅游资源
特性
含义
旅游资源
共性
多样性
旅游资源极其多样,且广泛存在
非凡性
旅游资源是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或现象
永续性
旅游资源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并且使用是无消耗的(与其他资源相比最突出的特点)
自然景观
季节性
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而呈现不同特色,称为季节性。如雾凇形成于冬季
地域性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域差异
人文景观
可创造性
人文景观是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
可变异性
人文景观的性质、功能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知识拓展】 黄山四绝的成因
(1)奇松:是因为黄山松根部释放酸性物质,溶解、侵蚀花岗岩岩体,使根系穿缝而植;悬崖峭壁的生存条件和植物向阳的特性。
(2)怪石:是在奇峰的基础上,通过外力的风化和侵蚀作用而形成。
(3)云海:是因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日照时间短,温度高,水汽多;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阴处温差大,水分蒸发速度不同,以及受山谷风的影响,云雾变幻诡谲。
(4)温泉:是地下热水沿着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而形成。
4.旅游资源价值
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等方面,结合下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价值
含义
资源类型
美学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一般都具有美学上的观赏性,这是吸引旅游者的最根本原因
自然景观
科学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在一些自然现象的成因、演变机制等方面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自然景观
历史文化价值
文物古迹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人文景观
经济价值
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5.旅游资源分布
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影响旅游资源的分布,反过来可以根据自然和人文地理条件的差异分析归纳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和规律。如下表所示:
因素
影响
举例
自然地理因素
地质
基础
依托于构造地貌形成的旅游资源,其分布与构造格局有关
雅鲁藏布大峡谷分布在断裂带上;分布在高原构造带上的断层湖,如我国的青海湖、滇池、洱海等
气候条件
主要依托于气候条件的旅游资源,其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
寒温带和中温带的冰、雪、雾凇奇景,如吉林雾凇。加拿大的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