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择题限时练(八)
(限时:40分钟)
(2021·山东潍坊二模)某县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当地菜农利用地膜覆盖、小拱棚育苗等简易设施种植的韭菜就闻名省内外。进入90年代,县委、县政府推进生产基地规模化,实现由零星种植向规模发展转变,设施结构也向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等高档次转变,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迅速。但设施大棚的建设,使得大棚内环境因子与周围露地截然不同,引发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降低了大棚的生产效益。据此完成1~3题。
1.该县设施农业起步阶段,菜农利用简易设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规模,提高产量
B.提高品质,增加销量
C.提前上市,增加收益
D.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2.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县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技术
C.劳动力 D.政策
3.与露地相比,大棚内土壤盐渍化较为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影响小 B.日照时间长
C.土壤湿度小 D.地下水位高
(2021·广东二模)某村落地处黄河上游沿岸,海拔2 205米,年降水量约300毫米,邻近拥有丹霞地貌的褶皱山。历史上,该村落交通闭塞,以农牧兼业的村民为主,村民在村中广种乔木。近年来,随着丹霞旅游的开发,该村落转型旅游接待,但村落规模未显著扩大,下图为该村落附近的航拍景观。据此完成4~5题。
4.早期,村民在村中广种乔木,主要为了( )
A.涵养水源 B.防风固沙
C.收获林果 D.获取燃料
5.转型旅游接待之后,该村落规模并未显著扩大,主要受制于( )
A.饮用水源 B.平地规模
C.客源市场 D.人口数量
2
(2021·山东青岛二模)人口城镇化是指劳动力从农村、小城市向大城市流动,由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经济城镇化是指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即非农产业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俄罗斯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在大城市,大量农村人口迁移至城市,超过90%的地区人口城镇化率高于50%,其中20.5%的地区人口城镇化率甚至高于80%。2005—2016年,俄罗斯人口城镇化上升幅度不大,经济城镇化呈上升态势,且上升幅度远大于人口城镇化。据此完成6~8题。
6.2005—2016年莫斯科经济城镇化增长幅度较大,其主要依托条件是( )
A.区位条件优越 B.服务产业发达
C.能源资源丰富 D.轻工业基础好
7.2005—2016年俄罗斯人口城镇化上升幅度不大,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规模减小 B.农村经济落后
C.人口密度较小 D.城镇化率较高
8.为促进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俄罗斯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控制中小城市规模 B.降低城市生育水平
C.促使人口回流欧洲 D.增加城市就业机会
(2021·山东济宁一模)农业引入城市,使农业生产与城市空间相融合,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提出将农业与城市中的社区相融合的“有农社区”的构想(见下图)。读图,完成9~10题。
9.“有农社区”最主要的意义是( )
A.提供便捷的食物供应 B.改变居民的生产方式
C.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D.美化社区的生活环境
10.若推广“有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