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地理专题14 交通区位综合题答题技巧 (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1.96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地理专题14 交通区位综合题答题技巧 (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14 交通运输区位综合题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 方法指导】
交通运输包括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和交通运输点的布局,两者差异很大,但是基本原则是一样的。
1.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依据运输需求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标准、密度等都应依据运输需求来定
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浪费
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尽量少占土地
交通线、站布局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
其他
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求等
2.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城市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的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要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过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天气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2)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铁路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通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线路建设的自然障碍和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3.港口布局的区位因素
4.航空港(机场)布局的区位因素
例题
(2021·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航线、机场、运力是构成航空运输布局的三大因素。为保证飞机起降安全,机场附近沿起降航线划定一定的空间区域,限制地物高度。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位于该市主城区西南方向约16km处.毗邻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机场吞吐量居我国中西部第一,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港和客货集散地。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图。图2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与主城区位置关系图。
(1)受双流国际机场的影响,主城区用地发展受限的方向是 。从与城市空间关系的角度,简述该机场布局的优势。
(2)在运输方式选择中,图1所示区域航空运输需求较大。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
(3)分析该机场吞吐量大的原因。
【答案】(1)西南  与城市距离适中,减少对城市干扰;与城市之间有便捷的交通联系;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2)地形对航空运输影响较小;地形复杂,陆路交通造价高;滩多水急,较难发展水运。
(3)人口稠密,产业集聚;西南地区重要商品集散地,人流物流密集
【分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及其影响因素。考查对知识的调用和运用能力。
【详解】(1)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和交通区位因素。据材料,为保证飞机起降安全,机场附近沿起降航线划定一定的空间区域,限制地物高度。机场位于主城区西南方向,因此,主城区用地发展受限的方向是西南方向。机场布局的优势在于位于该市主城区西南方向约16km处,减少对主城区的干扰,毗邻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满足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又有交通相连接主城区——与主城区联系便捷。
(2)本题考查服务业区位因素。本题需关注亮点,一是图示区域是指云贵川地区,地形复杂,二是关注“运输方式选择”关键词,说明本题需从地形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角度分析。图示区域地形崎岖,陆路交通建设难度大,投资大,成本高,航空运输受地形影响小;该区域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运价值低。
(3)本题考查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可从客、货两方面思考。该机场是西南重要的航空港,客货运输量大;区域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产业集聚,对航空运输需求量大。
【第二部分 变式训练】
1.(2020·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西欧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气输入地区。图一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德国是天然气进口大国,92%的天然气需要从国外进口。图二为2017年德国天然气进口来源构成图。目前,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在图1中甲乙两地间新建天然气输气管道。
(1)简述西欧大量输入天然气的主要原因。
(2)与北海相比,评价在波罗的海建设天然气管道的自然条件。
(3)简述德国天然气进口来源的主要特征,并指出德国在甲乙两地间采用输气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