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海岸线 -2023年高中地理二轮小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97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海岸线 -2023年高中地理二轮小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2023年高中地理二轮小专题练****新课标)
【地表形态的塑造】:海岸线
牡蛎生长在气温适宜、清澈小河入海的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牡蛎礁是由牡蛎不断附着在硬底物表面、长时期稳定堆积而成。牡蛎礁体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特征,其中的水平夹层厚度较薄,牡蛎个体由于环境的变迁而快速窒息死亡。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牡蛎礁分布(下左图)及某礁体局部剖面(下右图),礁体Ⅰ-Ⅵ由老到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牡蛎礁从Ⅰ到Ⅵ的形成时期,该区域(   )
A.海岸线持续性向海洋推进 B.地壳间歇性下降
C.河流入海口泥沙含量稳成 D.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2.礁体中任一水平夹层形成时期,该区域可能(   )
A.处于枯水期,营养物质减少 B.处于洪水期,河流输沙量大
C.处于寒冷期,海平面上升快 D.处于温暖期植被覆盖率高
3.礁体顶部泥沙沉积形成的主要沙源及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海底淤泥、海水搬运、沉积 B.海底淤泥、风力搬运、沉积
C.河流泥沙、流水搬运、沉积 D.河流泥沙、风力搬运、沉积
【答案】1.D    2.B    3.C
【解析】1.材料信息表明,牡蛎礁是由牡蛎不断附着在蛎壳上、长时期稳定堆积而成,如果海岸线持续性向海洋推进,则潮间带持续性在改变,牡蛎礁不可能有长时期稳定堆积,不可能产生牡蛎礁,而图中有多条牡蛎礁,说明海岸线不是持续性向海洋推进,A错。地壳持续性下沉,会导致海平面持续性上升,海岸线会向陆地方向推进,与题意不符,B错。如果河流入海口泥沙含量稳定,则海岸线会持续向海洋推进,导致形成牡蛎礁的可能性小,不符合题意,C错。材料信息表明,礁体Ⅰ-V由老到新,表明海岸潮间带是向海洋推进,说明海平面下降;每个牡蛎礁形成需要长时期稳定堆积,说明每一条牡蛎礁形成时期,海平面是稳定不变,由此推断海平面间歇性下降,D对。
2.材料信息表明,牡蛎生长在气温适宜、清澈小河入海的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水平夹层是因为牡蛎个体由于环境的变迁而快速窒息死亡而形成的。枯水期,水量小,流速慢,河流含沙量小,河口清澈,利于牡蛎生长,不会形成水平夹层,A错。洪水期,水量大,流速快,河流含沙量大,河口混浊,导致牡蛎个体快速窒息死亡,礁体沉积泥沙形成水平夹层,B对。寒冷期,冰雪融化较少,大量水资源储存在陆地上,海平面可能下降,不可能上升快,C错。温暖期,植被覆盖率高,水土保持功能强,河流泥沙含量小,河口清澈,利于牡蛎生长,不利于水平夹层形成,D错。故选B。
3.图中显示,泥沙堆积在牡蛎礁体之上,说明这些泥沙是在牡蛎礁体停止生长之后堆积的,说明此时牡蛎礁已经不在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海岸已经向海洋推进了,因此海水不可能把海底淤泥搬运至此沉积,排除A。风力不可能搬运海底淤泥,排除B。当地河流经常泛滥,泛滥时淹没牡蛎礁体,大量河流泥沙沉积在礁体之上形成泥沙沉积层,C符合题意。河口地区多湿地,泥沙湿度较大,风力很难搬运河流泥沙沉积,排除D。故选C。
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量总量的百分比。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大陆的西北部,半岛上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是一个古老的山脉。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其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固态降水率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