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高中省级联测考试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新疆多语种地名的空间分布格局是新疆各民族人民长期聚居和杂居融合的映射,其形成与海拔、坡度以及当地生产方式密切相关。下图为新疆各语种地名海拔区间占比统计图,其中汉语地名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3.8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由图中信息可知,新疆( ) A. 蒙古语地名分布呈大分散特点 B. 地名以维吾尔语地名为主 C. 最高处地名为哈萨克语地名 D. 历史上汉族在此定居最早 2. 推测历史上新疆汉族人口主要分布在( ) A. 山间高平原地区 B. 盆地中央 C. 冲洪积平原地区 D. 中低山区 3. 新疆的蒙古语地名中自然类地名占八成以上,且以涉水类地名为主,其主要原因是( ) A. 新疆曾经气候湿润 B. 蒙古族传统****惯逐水草而居 C. 新疆多季节性河流 D. 希望所至所居之处水草丰美 英国某摄影师在伦敦克里夫顿大桥(51.5°N,2.6°W)上用固定位置的针孔相机对太阳进行为期六个月的长时间拍摄,得到从甲线移动到乙线的地方太阳视运动轨迹照片。下图为该摄影师拍摄的太阳视运动轨迹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太阳视运动轨迹拍摄过程中,当地( ) A. 昼短夜长 B. 昼渐短、夜渐长 C. 昼长夜短 D. 昼渐长、夜渐短 5. 太阳视运动达到乙线轨迹理论上的最高点时,北京时间及节气是( ) A. 约20:00夏至日 B. 约20:00冬至日 C 约20:10夏至日 D. 约20:10冬至日 6. 与该地相比,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25°N,47°E)拍摄太阳视运动轨迹的有利条件是( ) A. 晴天较多 B. 白昼较长 C. 植被较少 D. 环境优美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海丝”)是一条贯穿东亚、东南亚、南亚、波斯湾、北非以及地中海沿岸的海上运输线路。沿线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含50多个重要港口,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0%以上。下图示意2017年与2008年该线路沿线主要港口面积比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2008~2017年,图中港口的发展情况是( ) A. 欧洲各港口面积变化完全相同 B. 非洲各港口发展最缓慢 C. 东南亚南亚港口面积增长较快 D. 南亚港口面积增加最多 8. 科伦坡港和汉班托塔港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 强大的经济实力 B. 成熟的港区工业 C. 优越的地理位置 D. 完善的基础设施 雪豹是我国珍稀的一级保护动物,因其常在雪线附近活动,故名“雪豹”。雪豹是高原地区的岩栖性动物,平时独栖,偏好晨昏活动,以岩羊、北山羊等攀岩性高原动物为主食。当前全球雪豹野外数量只剩4500~7500只,其中我国集中了50%以上,而青藏高原地区雪豹栖息地正在逐渐丧失和退化。国际上许多动物园都试图进行饲养繁殖,但成功例子不多。下图示意雪豹在我国的分布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雪豹主要栖息地的自然景观类型是( ) ①高山灌丛草甸②山地针叶林③高寒荒漠④冰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国际上人工饲养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