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湖泊演化-2023年高中地理二轮小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2.12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湖泊演化-2023年高中地理二轮小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2023年高中地理二轮小专题练****新课标)
【地球上的水】:湖泊演化
贝加尔湖位于亚洲北部,湖长636千米、宽27~81千米,平均水深730米。2015年,贝加尔湖流域夏季均温达到40年最高值16.4℃。下左图为贝加尔湖及其水系示意图,下右图为1980~2020年贝加尔湖40年水位累计距平值(当年平均水位与统计时段内平均水位的差值的逐年累积)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贝加尔湖的水位(   )
A.1982年后,水位持续上升 B.2013年,水位达到最大值
C.1985~1995年,水位偏低 D.1995~2014年,水位变化小
2.推测贝加尔湖2015年水位累计距平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入湖径流量偏少 ②水电站发电耗水多 ③夏季降水量偏少 ④湖面的蒸发量偏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D    2.B
【解析】1.贝加尔湖水位累计距平值是当年水位与统计时段内平均水位的差值的逐年累计,因而主要是看水位当年的变化量,看曲线的斜率,斜率越大,说明当年增加越多。因此,1982年后,水位并没有持续上升,而是波动中变化的,A错误;2013年前,曲线变化小,说明水位变化可能偏低,B错误;1985~1995年,累计差值增加明显,说明水位较高,C错误;1995-2014年,曲线变化不明显,说明水位变化趋缓,D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2015年,贝加尔湖流域夏季均温达到40年最高值16.4℃。极端的高温,容易导致流域持续的干旱,上游的用水量增大,进而使得入湖径流量总体偏少,①正确;因该地纬度较高,夏季均温较低,对电力需求有限,水力发电耗水量不一定多,②错误;夏季的降水量对湖泊的水位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极端的高温往往伴随着年降水量的偏少,③正确;因湖泊较深,纬度较高,蒸发量相对有限,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上图区域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东高西低,平原面积广大 B.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
C.水域面积广大,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D.水源丰富,水稻种植业为主
4.下列关于该区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总体南北高,中部低 B.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C.②湖盐度东咸西淡 D.河流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流量稳定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导致湖水蒸发加剧,①湖地区面积缩小
B.围湖造田造成①湖泊面积减小
C.大面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①湖地区面积缩小
D.①湖地区大规模发展灌溉农业最可能导致该区水土流失加剧
【答案】3.A    4.C   5.C
【解析】3.据图所知,根据等高线分布,地势东高西低,西部平原面积广大,A正确;图示东南部山地地区因地形抬升,降水较多,B错误;根据经纬度、湖泊信息可以判断,图中为中亚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终年降水较少,C错误;水资源短缺,不适合水稻种植,D错误,所以选A。
4.观察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该区域属于中亚地区,亚洲的地势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中亚地区东侧是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脉,地势较高,而向西地势较低,即东高西低,故A错误;据图可知,图中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