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地理微考点:太阳视运动的过程-备战2023年高考总复习地理微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1.88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地理微考点:太阳视运动的过程-备战2023年高考总复习地理微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docx
文档介绍:
高频考点579  模板九:太阳视运动过程
模板九:太阳视运动过程
太阳视运动的判断,关键在三个点:日出点、正午点、日落点,要找准三个时间点的太阳方位及对应的地方时。
(1)北极点(图甲)和南极点(图乙)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则太阳东升西落。因南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北“逆”南“顺”,则太阳视运动也相反,北“顺”南“逆”。
①春秋分日,南北极点太阳高度为0°,太阳终日在地平线上,北极点看逆时针、南极点看顺时针运动。
②北极点夏至日、南极点冬至日,太阳整日不落,地平高度均为23°26′,视运动方向北“顺”、南“逆”。
(2)北极圈(图甲)和南极圈(图乙)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南北半球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反,北“顺”南“逆”。
①春秋分日,南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②夏至日,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太阳正北升起,正北落下;而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0°,极夜。
③冬至日,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0°,极夜;而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太阳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3)北回归线(图甲)和南回归线(图乙)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南北半球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反。
①春秋分日,南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②夏至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43°08′,南北回归线上太阳均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③冬至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43°08′,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南北回归线上太阳均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4)赤道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①春秋分日时,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1=90°;
②夏至日时,太阳从东北升起,从西北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2=66°34′;
③冬至日时,太阳从东南升起,从西南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3=66°34′。
例题:受突发灾害影响,某河道两个观测点的横截面水深发生骤变(如图所示),上图为较上游观测点一,下图为较下游观测点二,这两点距离较近。灾害发生一段时期后,两观测点水位恢复至正常水平。据此完成 1~3题。
观测点一
观测点二
1. 引发该河段两个观测点横截面水深骤变的原因是
A.上游大坝开闸泄流 B.滑坡土石阻塞河道
C.地震迫使河流改道 D.强降雨致山洪暴发
2. 此次灾害的生消过程中,该河段下游水量
A.不断增加 B.不断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3. 此河道水位恢复至正常水平之前,该河段下游地区应
A.迁离沿岸居民 B.清理河道淤泥 C.拦蓄河水防旱 D.开挖渠
答案:1.B、2.D、3.A
例题:(2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雅鲁藏布江流域是我国河谷风沙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在该河流某河漫滩附近及两岸坡地上出现了数量众多、不同类型的流动沙丘。研究表明,甲地沙丘的物质与附近河漫滩沉积物基本一致,并顺风向在河谷两侧延伸;乙地沙丘的出露与黄土层破坏有关。该地年均降水量 514mm,主要集中在 5-9 月份,旱季风力较强。当地人类活动强度较大,生活能源来自薪柴。
甲乙两地沙丘分布示意图
(1)指出甲地沙丘的物质来源,并说明理由。(6 分)
(2)说明两岸坡地上黄土层的地理意义。(6 分)
(3)分析乙地沙丘的形成过程。(6 分)
(4)为防止甲、乙两地沙丘的进一步扩大,指出当地应采取的措施。(4 分)
参考答案
(1)河漫滩(2 分)。沙丘在河漫滩下风向(2 分),沙丘物质与附近河漫滩相似(2 分)。
(2)覆盖阶地及古沙丘沉积物,保护了当地相对稳定(2 分);为人类生活及生产活动提供较为适宜的土壤和场所(2分);为研究该地区环境的变化提供科研依据(2 分)。
(3)地壳抬升,河流深切,原有河漫滩及沙丘成为阶地及古沙丘;(2 分)环境演变,阶地和古沙丘表面覆盖黄土层成为保护层;(2 分) 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导致黄土层遭流水侵蚀,古沙丘出露地表。(2 分)
(4)甲:设置挡沙墙(防沙网、在沙丘表面覆盖碎石)、建设防护林等;(2 分)乙:减少人类活动,保护与恢复植被(避免原有的黄土层遭破坏)(2 分) 
【拓展提升】
家住牡丹江市(45°N,130°E)的小明在网上晒出自家住宅的户型平面图和北京时间6:00拍摄的江边日出图,并记录到该日第一缕阳光照射到客厅时北京时间为9时40分(住宅楼前无遮挡)。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拍摄当天,牡丹江市(     )
A.昼长10小时40分 B.昼长13小时20分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