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4部分 第3章 课时75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92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4部分 第3章 课时75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docx
文档介绍:
课时75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1.生态退化
(1)原因及表现
(2)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①导致自然环境服务功能逐步下降。
②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
(3)应对措施: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特别提醒 生态退化问题的关联性
生态退化问题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一种生态退化问题的出现可能导致其他生态退化问题的出现。例如,森林的破坏会使流水的侵蚀作用增强,水土流失加剧;泥沙被挟带到下游的湖泊沉积下来,造成湖泊的面积减小、湿地萎缩;如森林破坏、草地退化、湿地萎缩等生态问题还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2.实施生态修复
(1)概念: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
(2)类型: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
(3)我国生态修复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矿山生态修复等。
3.建立自然保护区
概念
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保护的对象
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
保护措施
①未经改造或轻微改造的生态系统,禁止人类活动干扰与破坏,使其继续保持自然状态;②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停止继续破坏,通过科学管理使其恢复到原生或次生的稳定状态,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
功能区
核心区
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特殊的科学研究和环境监测活动)
缓冲区
严格禁止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
实验区
可进行科研试验、教学参观、旅游、物种驯化繁殖等活动
类别、类型
分为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3个类别9个类型
意义
①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②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湿地破坏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
2.我国主要的土壤侵蚀类型
类型
分布
原因
影响
措施
水力侵蚀
黄土高原最为严重,第二级阶梯的山区、东部丘陵地区、东北的山前地带
降水多且集中;地形起伏大;土质疏松;过度开垦等人类活动
土层变薄、河流含沙量增加、淤塞河道、洪涝灾害频发
修建梯田(或“坡面蓄水工程、截流防冲工程”),减轻水土流失;
修建小型水利工程(如“蓄水池、转山渠、引洪漫地”等);
造林种草等生物措施;
采用生物覆盖、免耕或少耕等措施
风力侵蚀
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地区、准噶尔盆地中部等西北干旱地区
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
土壤沙化、土地更加贫瘠、引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减少对当地天然植被的破坏;
因地制宜,选择耐旱的植物植树造林,减缓风速;
改进耕作方式,条播、等高带播、垄作及留残茬;
采用保护地面的柴草席、碎片、卵石等工程措施;
水平梯田、等高种植、增设覆盖层等方式增加土壤水分
冻融
侵蚀
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和东北高纬度地区
气温变化导致土壤中水分冻融;含水量大;坡度大
土层变薄、引发滑坡、泥石流
加强监测;
减少人类活动干预
3.生态修复
措施
修复对象
方式
作用
自然恢复
在自然状态下对所受的干扰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的生态系统
通过消除或减少人为干扰,使未完全崩溃的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能力,从退化或破坏状态中逐步恢复,维持其可更新能力
可以避免人类对自然的干预,降低环境保护的成本
人工修复
受人类干扰超出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而无法实现自然恢复,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的生态系统
采取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或帮助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安全水平。工程治理措施因见效快、成效好,而成为主要方式
可加快恢复速度;但由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有限性,无法使生态系统恢复到自然状态
4.自然保护区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意义
角度
意义
调节服务功能
自然保护区涵盖的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水循环、净化水质、调节气候、降解污染、蓄洪防旱、防风固沙、固定二氧化碳等重要调节功能,在遏制生态恶化、维持自然环境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供给服务功能
自然保护区能够有效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典型原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在战略资源需求
科学研究
自然保护区为生物、生态、农林等学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基地,是生态保护、人工种苗繁育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的基地
科普教育
自然保护区是培养公众生态文明观、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科普与宣传教育平台
(2022·山东地理)尼日利亚东南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