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考向10 万有引力应用-备战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8页67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考向10 万有引力应用-备战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doc
文档介绍:
考向10 万有引力应用-备战2022年高考一轮复****考点微专题
解决目标及考点:
开普勒定律应用 4.卫星飞行与同步卫星、天体追及问题
万有引力应用 5.双星系统
天体质量与密度
【例题1】某物理兴趣小组通过查资料得到以下量的具体数据(用字母表示):地球半径R,地球质量m,日地中心距离r,地球的近地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1,地球的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0,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由此可知(  )
A.太阳质量为 B.太阳质量为
C.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1)R D.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1)R
【答案】AC
【解析】设太阳质量为M,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r,在地球表面有G=m′R,得M=,A正确,B错误;由开普勒第三定律有=,可得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1)R,C正确,D错误。
【例题2】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对接前,“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50 km,“神舟八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43 km.它们的运行轨道均视为圆周,则(  )
A.“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速度大
B.“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周期长
C.“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角速度大
D.“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加速度大
【答案】B
【解析】航天器在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知识得G=m=mrω2=mr(2π/T)2=ma,解得v=,T=,ω=,a=,而“天宫一号”的轨道半径比“神舟八号”的轨道半径大,可知选项B正确.
开普勒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三定律内容:(记忆方式)
椭圆定律:天体运动轨迹都是椭圆轨道
面积定律:飞行天体与中心天体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椭圆面积相等
调和定律:=k
注意:开普勒第三定律=k中,k值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不同的中心天体k值不同.但该定律只能用在同一中心天体的两星体之间.
二、万有引力
1、公式F=G,G为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
2、适用条件
(1)公式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可视为质点,r是两球心间的距离.
3、天体运动问题分析
将天体或卫星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天体质量与密度
(一)中心天体质量求解
(1)(2)(3)是利用环绕天体的运动来求天体质量,只能求得中心天体的质量,并不能求得环绕天体质量。
利用这些公式求质量时,需要圆周运动的半径r加v\w\T其中之一。
(4)是利用天体自身表面的物体重力来求天体质量,此法需要知道天体半径R和重力加速度g。
(1)G=mr 得M=
(2)G=m 得M=
(3)G=mrw2 得M=
(4)mg= 得M=
(二)中心天体密度求解ρ=M/V
根据环绕天体求解:;得当r=R时ρ=(利用近地卫星只需测出其运行周期)
利用天体自身加速度。mg=M=ρ·πR3得ρ=
四、卫星飞行与同步卫星
卫星运行参量
相关方程
结论
线速度v
G=m⇒v=
r越大,v、ω、a越小,T越大
角速度ω
G=mω2r⇒ω=
周期T
G=m(2π/T)2r ⇒T=2π
向心加速度a
G=ma⇒a=
(一)卫星轨道
1.赤道轨道:卫星的轨道在赤道平面内,同步卫星就是其中的一种.
2.极地轨道:卫星的轨道过南、北两极,即在垂直于赤道的平面内,如极地气象卫星.
3.其他轨道:除以上两种轨道外的卫星轨道.
所有卫星的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
(二)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
相对于地面静止且与地球自转具有相同周期的卫星叫地球同步卫星.同步卫星有以下“七个一定”的特点:
(1)轨道平面一定: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共面.
(2)周期一定: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T=24 h.
(3)角速度一定: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4)高度一定:由G=m(R+h)得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R ≈3.6×107 m.
(5)速率一定:v=≈3.1×103 m/s.
(6)向心加速度一定:由G=man得an==gh=0.23 m/s2,即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等于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
(7)绕行方向一定: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五、双星系统
1.双星模型
(1)定义: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如图所示.
(2)特点:
①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相互提供,即=m1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