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人教物理选修3-5 第六章 专题突破.doc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9页46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中人教物理选修3-5 第六章 专题突破.doc
文档介绍:
专题突破 力学观点的综合应用
突破一 动量观点与动力学观点的综合应用
1.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力的瞬时效应,在研究某一物体所受的力的瞬时作用与物体运动的关系,或者物体受恒力作用直接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问题时,应采用动力学观点。
2.动量定理反映了力对时间的累积效应,适用于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位移,而涉及运动时间的问题,特别对冲击类问题,应采用动量定理求解。
3.若研究对象是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则有时既要用到动力学观点,又要用到动量守恒定律。
【例1】 (2018·全国卷Ⅱ,24)汽车A在水平冰雪路面上行驶。驾驶员发现其正前方停有汽车B,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但仍然撞上了汽车B。两车碰撞时和两车都完全停止后的位置如图1所示,碰撞后B车向前滑动了4.5 m,A车向前滑动了2.0 m。已知A和B的质量分别为2.0×103 kg和1.5×103 kg,两车与该冰雪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0,两车碰撞时间极短,在碰撞后车轮均没有滚动,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
图1
(1)碰撞后的瞬间B车速度的大小;
(2)碰撞前的瞬间A车速度的大小。
解析 (1)设B车的质量为mB,碰后加速度大小为a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μmBg=mBaB①
式中μ是汽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设碰撞后瞬间B车速度的大小为vB′,碰撞后滑行的距离为sB。由运动学公式有vB′2=2aBsB②
联立①②式并利用题给数据得
vB′=3.0 m/s③
(2)设A车的质量为mA,碰后加速度大小为a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μmAg=mAaA④
设碰撞后瞬间A车速度的大小为vA′,碰撞后滑行的距离为sA。由运动学公式有vA′2=2aAsA⑤
设碰撞前的瞬间A车速度的大小为vA。两车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有
mAvA=mAvA′+mBvB′⑥
联立③④⑤⑥式并利用题给数据得
vA=4.3 m/s ⑦
答案 (1)3.0 m/s (2)4.3 m/s
1.(多选)从2017年6月5日起至年底,兰州交警采取五项措施部署预防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工作。在交通事故中,汽车与拖车脱钩有时发生。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汽车带着质量为m的拖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加速度a匀加速前进,当速度为v0时拖车突然与汽车脱钩,到拖车停下瞬间司机才发现。若汽车的牵引力一直未变,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从脱钩到拖车刚停下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汽车和拖车整体动量守恒
B.汽车和拖车整体机械能守恒
C.从脱钩到拖车刚停下用时
D.拖车刚停下时汽车的速度为v0
解析 汽车和拖车整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故动量不守恒,选项A错误;汽车和拖车整体除重力之外的其他力做功之和大于零,系统机械能增加,选项B错误;以拖车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ma′,则a′=-μg,由-v0=a′t得,拖车脱钩后到停止经历的时间为t=,选项C正确;全过程系统受到的合外力始终为F合=(M+m)a,末状态拖车的动量为零,全过程对系统应用动量定理可得(M+m)a·=Mv′-(M+m)v0,解得v′=v0,选项D正确。
答案 CD
2.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b球用长为h的细绳悬挂于水平轨道BC的出口C处,质量也为m的小球a从距BC高h的A处由静止释放,沿光滑轨道ABC滑下,在C处与b球发生正碰并与b粘在一起。已知BC轨道距地面有一定的高度,悬挂b球的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8mg。则:
图3
(1)a球与b球碰前瞬间的速度多大?
(2)a、b两球碰后,细绳是否会断裂?(要求通过计算回答)
解析 (1)设a球与b球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C,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mv
解得vC=
即a球与b球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2)设碰后b球的速度为v,a、b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
mvC=(m+m)v
故v=vC=
假设a、b球碰撞后将一起绕O点摆动,设小球在最低点时细绳拉力为FT,则FT-2
mg=2m
解得FT=3mg
因FT>2.8mg,故细绳会断裂。
答案 (1) (2)会断裂
突破二 动量观点与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动量观点与能量观点综合应用技巧
(1)注意研究过程的合理选取,不管是动能定理还是机械能守恒定律或动量守恒定律,都应合理选取研究过程。
(2)要掌握摩擦力做功的特征、摩擦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以及物体在相互作用时能量的转化关系。
(3)注意方向性问题,运用动量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求解时,都要选定一个正方向,对力、速度、动量等矢量都应用正、负号代表其方向,代入相关的公式中进行运算。另外,对于碰撞问题,要注意碰撞的多种可能性,做出正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