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专题14 原子结构、原子核和波粒二象性——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物理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doc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99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专题14 原子结构、原子核和波粒二象性——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物理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doc
文档介绍:
专题14 原子结构、原子核和波粒二象性
1.(2020·新课标Ⅱ卷)氘核可通过一系列聚变反应释放能量,其总效果可用反应式表示。海水中富含氘,已知1kg海水中含有的氘核约为1.0×1022个,若全都发生聚变反应,其释放的能量与质量为M的标准煤燃烧时释放的热量相等;已知1 kg标准煤燃烧释放的热量约为2.9×107 J,1 MeV= 1.6×10–13J,则M约为
A.40 kg B.100 kg C.400 kg D.1 000 kg
【答案】C
【解析】氘核可通过一系列聚变反应释放能量,其总效果可用反应式
则平均每个氘核聚变释放的能量为
1kg海水中含有的氘核约为1.0×1022个,可以放出的总能量为
由可得,要释放的相同的热量,需要燃烧标准煤燃烧的质量
2.(2020·江苏卷)“测温枪”(学名“红外线辐射测温仪”)具有响应快、非接触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它是根据黑体辐射规律设计出来的,能将接收到的人体热辐射转换成温度显示。若人体温度升高,则人体热辐射强度I及其极大值对应的波长的变化情况是
A.I增大,增大 B.I增大,减小 C.I减小,增大 D.I诚小,减小
【答案】B
【解析】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
特点是,随着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所以人体热辐射的强度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峰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所以减小。故选B。
3.(2020·浙江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其动能成正比
B.天然放射的三种射线,穿透能力最强的是射线
C.光电效应实验中的截止频率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
【答案】D
【解析】A.由公式
可知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故A错误;
B.天然放射的三种射线,穿透能力最强的是射线,故B错误;
C.由
当,可知截止频率与入射光频率无关,由材料决定,故C错误;
D.电子束穿过铝箱后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故D正确。
故选D。
4.(2020·山东卷)氚核发生β衰变成为氦核。假设含氚材料中发生β衰变产生的电子可以全部定向移动,在3.2104 s时间内形成的平均电流为5.010-8 A。已知电子电荷量为1.610-19 C,在这段时间内发生β衰变的氚核的个数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可得产生的电子数为个
因在β衰变中,一个氚核产生一个电子,可知氚核的个数为1.0×1016个。故选B.
5.(2020·天津卷)在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人们通过对某些重要物理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理论认识。下列图示的实验中导致发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A.双缝干涉实验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故A错误;
B.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故B错误;
C.实验是有关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与原子核无关,故C错误;
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导致发现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D正确;故选D。
6.(2020·新课标Ⅰ卷)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1,X2,X3,X4代表α粒子的有
A. B.
C. D.
【答案】BD
【解析】α粒子为氦原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