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第48课《黔之驴》同步练习(沪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下).doc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语文 沪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页2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语文:第48课《黔之驴》同步练习(沪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下).doc
文档介绍:
黔之驴
自主积累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黔无驴(  )  好事者(  )  庞然大物(  ) 远遁(   ) 
窥之(  ) 稍近益狎(   )  跳踉(   )  以为且噬己也(   )
二、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
庞然大物( ) 憖憖然( ) 他日( ) 虎大骇( ) 益****其声( ) 驴不胜怒( ) 计之曰( ) 技止此耳(   )
三、填空。
1.《黔之驴》选自            ,作者___    _____ ,字    _
____代文学家。黔,地名,包括现     、       等省的部分地区。
2.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______相对的文体。唐朝__ ____、_____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
能力训练
四、认真阅读全文,完成文后各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___憖憖___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__阚___,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 蔽林间窥之(     )
⑵ 远遁 (      )
⑶ 以为且噬己也(      )
⑷ 蹄之(        )
2.翻译下列句子。
⑴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
译:
⑵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译:
⑶驴不胜怒,蹄之。
译:
⑷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
3.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
⑴                  ⑵                  
4.把第二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各层大意。
 
5.仔细阅读课文,注意文中是怎样表现虎的心理变化的,写出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
答:
 
6.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
答:
开放拓展
五、阅读下边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方辄默记。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1)田,父怒,挞之,己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2)映长明灯(3)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4)若不见。
安阳韩性(5)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6)。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己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7)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1)蹊:践踏。(2)策:通“册”。(3)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4)恬:心神安适。(5)韩性:绍兴人,大学者。(6)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7)被:披。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