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跟踪测试题(含答案).docx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2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跟踪测试题(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1
初中语文学科微课资源
跟踪测试题及答案
教材册别及单元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 题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时
第1、2课时
第一部分
【跟踪测试题】
基础训练
独坐幽篁里, 。
,明月来相照。
3. 。散入春风满洛城。
4.此夜曲中闻折柳, 。
二、思考探究
(一)《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1.解释词语
幽篁: 啸:
2
2.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3.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
(二) 《春夜洛城闻笛》【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            ,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                的思想感情。
2.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请简单作一下分析。
                                                                     
三、小作文
将《竹里馆》改写成散文。

【参考答案】
一、1.弹琴复长啸2.深林人不知3.谁家玉笛暗飞声4.何人不起故园情。
(一)1.解释词语:
4
幽深的竹林 长常的口哨
2.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3.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词语:独坐、弹琴、长啸。
(二)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思念家乡
2.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例文
一缕缕清风拂过,茂密的竹林被风吹的飒飒轻响。在一片片竹叶的沙沙中,一条绿叶铺就的弯弯小径延伸至竹林深处……
    夜晚静悄悄的,似乎一切都沉睡入梦,幽静的空谷一片寂静。“咚”…“咚”…一声声悠扬的古琴音婉转回荡。这琴声时而高昂,时而欢快,时而悠长。乐曲令人陶醉。
    循着音乐深入这片深深浅浅的“绿海”,走的越深,林中越发神秘而美丽。清凉的空气容易了鼻息,令人心旷神怡。
幽幽的仙气笼罩了这片竹林,只见竹林中有一片绿草铺就的毯,那悠扬的琴音与响亮的口哨音就是来自于此。只见一个洁白的身影动情的抚琴。黑缎般的长发,在月光下闪着油亮的光泽,白云般的裙裳,清风中轻盈的飘扬。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