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诗歌赏析练****题
《山中杂诗》
(1)诗人通过烟、竹、落日、鸟、云等景物,营造了一种清静自然 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惬意闲适,悠然自得的思想感情?21·cn·jy·com
《竹里馆》
(1) 诗歌营造了优美 高雅的意境,表现了诗人 宁静淡泊 的思想感情?
(2) 诗歌在写作上采用了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的写法。
(3) 请赏析一下“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艺术特色。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长啸,以动衬静,以弹琴长啸,
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峨眉山月歌》
(1) 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好处?
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突出行程之快,思乡(思念友人)之迫切。
(2)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景象。
秋天的夜晚,一轮半圆的皓月挂在峨眉山的上空,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中,仿佛也在随着江水缓缓流动。21教育网
《春夜洛阳闻笛》
(1) 诗中能揭示主旨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它表达了诗人
思乡的思想感情。
(2) 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暗: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知吹笛者为何人,故称其为暗;此外,
“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表现了笛声的悠远和夜的静谧。表现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思乡)。 “满”是“传遍、充满”之意,表现了笛声随着春风传到各处,遍布洛阳,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表现了诗人思乡之情的浓郁。
《逢入京使》
(1)《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之情
(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是人怎样的心理?
表达了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同时又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滁州西涧》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表现出来的景象。
傍晚时分,上涨的春水夹着细雨,水流湍急,这野外的渡口,竟连一个人影也找不到,只有一只小船独自悠闲的横泊在水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 《滁州西涧》一诗营造了一种宁静清幽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悠闲恬淡心情。
《江南逢李龟年》
(1) 这首诗以叙述为主,前后两句分别讲述了怎样的情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前两句讲青年时恰逢盛世,与李龟年经常出入豪门权贵之家,听李龟年唱歌的
生活场景。后两句讲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与李龟年再次相遇的情形。表达了诗
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甩尾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飘零的深切感
伤。
(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
(3)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