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第20课《口技》导学练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doc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3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语文:第20课《口技》导学练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doc
文档介绍:
第20课《口技》导学练测
【字词综合运用】
(1)注音
屏障(zhàng) 哗(huá) 呓语(yì) 叱(chì)
颈(jǐng) 齁(hōu) 曳屋(yè) 撤(chè)
(2)多音字辨析
(3)形似字区别
(4)解释加粗的词
京中有善口技者 (擅长)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只)
遥闻深巷中犬吠 (远)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惊醒)
夫亦醒 (也)
妇拍而呜之 (连词)
当是时 (这)
以为妙绝 (认为)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隐约)
百千齐作 (一齐响起)
几欲先走 (跑)
群响毕绝 (都)
一抚尺而已 (罢了)
(5)通假字
满坐寂然 “坐”通“座”。
(6)古今义不同
会宾客大宴 (古:适逢今:会议)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古:听见 今:用鼻子嗅)
宾客意少舒 (古:稍微今:数量小)
虽人有百手 (古:即使今:表转折的连词)
(7)多义词辨析
(8)词类活用
会宾客大宴 (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
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词作动词,说出)
【重点句子分析】
(1)《口技》有条不紊而又逼真地摹写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本文对口技的表演绘声绘色,摹写逼真。表演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过程:“遥闻”写声音之远;“欠伸”“呓语”写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大啼”“叱大儿声”“一时齐发”,写声音由小而大;“齁声”“渐拍渐止”写声音由大而小;“微闻”声音更小。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况:“梦中咳嗽”,写声音之微弱,简单;“一人大呼”“夫起大呼”“妇办起大呼”“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写声响大作,由少而多,由微弱到喧闹;呼声,哭声,犬吠声,房屋倒塌声,拉塌房屋时呼喊声,火爆声,风声,抢夺声,泼水声一齐发作,应有尽有。
(2)《口技》是如何侧面描写的
课文中描述听众反应的语句有:①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②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③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侧面描写了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
课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既起到了首尾照应的作用,也突出了舞台、道具的简单,反衬口技表演声响的繁杂、热闹,表明表演者依靠的是高超的口技,而不是借助于外物。
【课文背景知识】
(1)作家作品
林嗣环,生卒不详,约清世祖顺治末前后在世,福建晋江人,号铁崖。
《虞初新志》是清朝人张潮编的笔记小说。
(2)理解课文内容对于文言文的学****十分重要
有些同学学****文言文时只注重词语的解释和句子的翻译,不注意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种做法是不足取的。课文内容是全文的核心,是作者思想的体现,只有弄懂了课文的内容,才能有助于更好地翻译句子,否则就可能会出现以偏概全,甚至有悖于作者原意的现象。因此学****文言文时不要急于翻译,要在认真朗读几遍之后,在粗通课文的基础上再翻译,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差错,也有助于背诵。
【课文结构分析】
(1)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写表演前的准备及表演即将开始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2~4段),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
第三部分(第5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2)中心意思
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