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03讲 辛亥革命与中国民国建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人教)(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5页50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第03讲 辛亥革命与中国民国建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人教)(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第03讲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核心考点01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2022·山西省吕梁市高二上期末·3)1901年7月,清政府按照辛丑议和过程中西方列强的要求,谕令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在六部之前,设总理大臣一名,会办大臣及会办大臣兼尚书各一人,内设各司分别执外交、通商、路矿、关税、邮政、海防等事务。这说明清末中央机构改革(  )
A.重视社会民情 B.解决了内外困境
C.与旧制度决裂 D.具有被动性特征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清政府按照辛丑议和过程中西方列强的要求”可知,清末中央机构改革是在统治危机加剧的背景下,按照西方列强的要求做出的,即清末中央机构改革具有被动性特征,故选D项;重视社会民情与“清政府按照辛丑议和过程中西方列强的要求”不符,排除A项;“解决”说法错误,此时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排除B项;“决裂”的说法过于绝对,“六部”“尚书”等名称仍是延续了旧制度,排除C项。
2.(2022·辽宁省营口市高二上期末·7) 有学者统计,1903年有新学堂769所,1904年为4476所,1905年猛增到8827所,1906年达到23862所。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运动兴办学堂 B.戊戌变法实践推动
C.清末新政制度变革 D.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自1903至1906年中国建立多所新学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清末新政有关,故选C项;洋务运动的时间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排除A项;戊戌变法的时间是1898年,排除B项;此时是清政府统治时期,新学堂教育的内容应是维护清政府统治,并非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排除D项。
3.(2022·山东省威海市高二上期末·9)1901年,张之洞与刘坤一连续会奏变法事宜,要求设立文武学堂,递减科举取仕名额,渐次以学堂毕业取中之额替代科举取中之额,使科举、学堂合而为一。这一主张(  )
A.否定科举作用 B.首倡新式学堂 C.顺应历史潮流 D.催生清末新政
【答案】C
【解析】20世纪初,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张之洞与刘坤一主张递减科举取仕名额,发展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顺应时代变化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故选C项;“递减科举取仕名额”表明科举不适应近代化的发展,没有否定科举的历史作用,排除A项;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排除B项;此时清末新政早已开始,排除D项。
4.(2021·湖南省百所名校大联考高二上期中·5) 1905年8月,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正式下诏,“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同时要求全国上下要“多建学堂,普及教育……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城乡各处遍设蒙小学堂”。慈禧此举旨在(  )
A.抵御欧美列强侵略 B.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C.遏制国内民主革命 D.加快推进政治变革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可知清末新政时期废除了科举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挽救封建统治秩序,故选B项;《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成为清政府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A项;清末新政只能缓和社会矛盾,不能遏制革命趋势的发展,排除C项;清末新政所进行的政治变革只是一场骗局,排除D项。
5.(2021·湖北省襄阳市等四市高二上期中联考·6)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等学堂如下课程、课时。从中可以看出清末教育(  )
课程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学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课时
5
45
19
36
11
11
课程
几何代数
植物动物
理化
图画
法制理财
体操
课时
20
8
8
4
3
10
A.旨在培养维新变法人才 B.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
C.西学课程占据主导地位 D.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答案】B
【解析】“《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的课程中,有“读经讲经”等传统内容,也有“外语、几何代数”等现代内容,体现了新旧交替的时代的特征,故选B项;1898年维新变法已被清政府***,1904年颁布的章程不会为其服务,排除A项;从《章程》规定的课时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课时数比西学课程的总课时数依然要多一些,可见西学课程并没有占据主导,排除C项;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是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