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重点知识梳理(中外历史纲要上)【人教】.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2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重点知识梳理(中外历史纲要上)【人教】.docx
文档介绍: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程标准: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学****重点:
新中国的成立、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难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的过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召开:1949 年 9 月 21 日,在北平召开。
(2)内容 :①确定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通过建国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成立:1949 年 10 月 1 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开国大典:1949 年 10 月 1 日下午三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背):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2)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3)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1. 背景:
(1)继续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土匪和一切***武装。
(2)财政经济面临巨大困难
(3)美国发动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安全危害。
2.措施
(1)土地改革
①背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②依据:1950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③结果:到 1952 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④意义: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发展了农业生产,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①打击对象:投机商人
②举措:“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③实质:争夺市场领导权。
④作用:使人民政府在经济上站稳了脚跟,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稳定了物价、市场;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3)抗美援朝
①背景: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美国还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②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③结果:1953 年 7 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④意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志愿军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 30 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二、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背景
(1)国际环境: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政治上不承认的政策。
(2)国内环境: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急需进一步巩固,经济上积贫积弱,百废待兴。
2.外交任务:打破外交封锁,获得外交承认,在维护主权独立的前提下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政权巩固拓展国际空间。
3.独立自主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