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9课 两次鸦片战争 教案.doc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39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9课 两次鸦片战争 教案.doc
文档介绍:
1.政治: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救亡图存,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发起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发起了戊戌维新运动。
2.经济:随着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族工业的出现,使中国产生了近代工业。“实业救国”的思潮兴起,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3.思想文化:部分封建士大夫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逐渐惊醒,向西方学****成为时代潮流。“中体西用”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第9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程标准
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鸦片战争
1.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根本原因)
(1)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英国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②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殖民主义国家把矛头指向了中国。
(2)中国封建社会的停滞:君主专制统治依旧顽固;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落后;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虎门销烟(直接原因)
(1)背景: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对华鸦片走私,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前往广州禁烟。
(2)经过:林则徐将英美鸦片商人走私的鸦片烟土两万多箱,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
(3)影响:向世界表明了中国禁烟的决心。英国认为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宣布对华发动战争。
晚清政府对外态度的特点
鄙视外夷,固守天朝上国传统(观念);闭关自守;维护宗藩外交;排斥外洋事物。
领事裁判权
“领事裁判权”指资本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也称“治外法权”。列强对它的获得说明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3.第一次鸦片战争
(1)过程: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组织了抵抗。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战争结束。
(2)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条约
内容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
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赔款2_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
中英《虎门条约》(1843年);
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
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
列强从中国获得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中国人民从此担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4.影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1)历史遗留:英国等侵略者在鸦片战争中未能达到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
(2)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3)直接原因:列强要求修约,被清政府拒绝。
2.进程:1856年,英、法对中国发动战争→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8月,英法联军占领天津→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3.结果: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条约
内容
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英、法获取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运权等大量权益;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
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新增的通商口岸的分布特点
4.影响: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士大夫对待西方的态度及其原因
(1)态度:广泛介绍西方著述和(天文历法)知识;平等看待外国;赞扬西方的政治制度。
(2)原因: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加深(挽救危机的需要);中国士大夫在鸦片战争中认识到西方科技的先进;受明清西学东渐的影响;清朝专制制度日益腐朽,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某些优点。 
 开眼看世界
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及《南京条约》,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愚昧与腐朽。
2.表现
(1)林则徐在广州开办译馆,罗致译员,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