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考政治真题与模拟题分专题训练 专题13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教师版含解析).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8页89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考政治真题与模拟题分专题训练 专题13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教师版含解析).docx
文档介绍:
6专题13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
1.(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穿山甲原来被作为重要的药用野生动物,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我国穿山甲数量急剧下降,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穿山甲未被继续收载。2020年6月5日,国家林草局发布公告,将穿山甲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野生动物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这表明(     )
①认识只有不断变化才能正确指导实践
②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③认识发展的目的在于不断创新原有观点
④社会实践的需要是认识发展变化的动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正确的认识才能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而不断变化的认识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①错误。②④: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国家将穿山甲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人们对野生动物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表明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社会实践的需要是认识发展变化的动力,②④符合题意。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发展的目的在于指导人们实践,③错误。故本题选C。
2.(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某市是以铜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该市抓住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机遇,持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按照“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的思路,狠抓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动能培育。如今,不仅铜冶炼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千年铜都正迈向“智造新铜都”。该市的转型发展表明(     )
①实践创新的高度取决于观念更新的程度
②善于抓住机遇是实践创新成功的重要条件
③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①:该选项的说法夸大了意识的作用,①说发错误,排除。②④:该市抓住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专型发展的机遇,持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按照“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的思路,狠抓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动能培育,使千年铜都正迈向“智造新铜都”。这表明善于抓住机遇是实践创新成功的重要条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开拓创新,②④
正确。③:创新能够更好的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但并不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该选项的说法错误,③排除。故本题选D。
3.(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2022年2月27日,以某高校学生为主研制的遥感卫星“启明星”发射升空,学生可以根据需要给卫星发指令获得地球观测数据,用来验证自己的创意是否合理可行。通过研制卫星,学生巩固了专业知识,极大地提升了专业能力。由此获得的启示是(     )
①认识的目的全在于从实践中获得真理
②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的知识才是可靠的知识
③间接经验同直接经验相结合能够深化认识
④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客观真理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①错误。②: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的知识不一定是正确的,不一定是可靠的知识,②排除。③:学生可以根据需要给卫星发指令获得地球观测数据,用来验证自己的创意是否合理可行,这说明“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客观真理性”,③正确切题。④:通过研制卫星,学生巩固了专业知识,极大地提升了专业能力,这明是间接经验同直接经验相结合能够深化认识,④正确切题。故本题选D。
4.(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某小学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自2009年建校起就创办“开心农场”,开启“新劳动教育”试验,先后开发出“农事劳作”“创意劳动”和“美好生活”3个课程群,培养学生的劳动****惯、劳动能力和劳动观念,学校依据二十四节气开设劳动课程:立春时,来到开心农场寻找春天;立夏时,参加学校举办的收获节,摘蚕豆、剥蚕豆、吃蚕豆;立秋时,整地施肥种萝卜;小雪时,测量油菜的高度,为油菜画像。学校给各年级学生安排不同农活:种蚕豆,种土豆,种桑养蚕,种油菜,种向日葵,养兔子。结合地方民俗和文化,学校开设了古法造纸、藤编艺术,制作油面筋、竹篱笆等实践体验课程。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奖励“劳动币”,用来兑换学****用品。
目前,该校“开心农场”规模已从最初的5亩地扩大到20多亩,劳动教育延伸到了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引导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播下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种子。“今天,你劳动了吗?”已然成为该校同学打招呼的流行语。该校劳动教育促进了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水平提升,成为闻名全国的“金名片”。
(1)结合材料并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该小学劳动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