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6页,共6页
试卷第1页,共6页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易错题集(4)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中国飞人苏炳添2021年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中,跑出个人最好成绩9.83s并打破亚洲纪录,以半决赛第一名的成绩,成为第一名进入奥运会百米决赛的黄种人,他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
A.10.2m/s B.13.3m/s C.9.0m/s D.12.2m/s
3.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直线开始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车运动的速度相等
B.乙车可能比甲车运动快
C.运动6秒时两车之间相距6米
D.两车各通过9米路程所用时间差为4.5秒
4.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名诗中描写“青山”与“孤帆”运动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河岸、帆船 B.帆船、河岸 C.都是帆船 D.都是河岸
5.两列客车,坐在甲车上的小明看到乙车正在向南运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试卷第2页,共6页
试卷第5页,共6页
A.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向北
B.乙车静止不动,甲车正在向南
C.甲乙两车都在向南运动,且乙车运动的速度快
D.甲乙两车都在向北运动,且甲车运动的速度慢
6.小明同学背着书包骑自行车上学,若认为书包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自行车 B.路面
C.路旁的树 D.路旁站立的人
7.三个物体在运动,甲在30min内前进了1.75km,乙在1 h内前进了3780 m,丙在10 s内前进了10m,那么甲、乙、丙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关系是( )
A.
B.
C.
D.
8.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试卷第6页,共6页
试卷第3页,共6页
9.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与s和t无关,是一个定值
B.由可知,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
C.在弯道上缓慢行驶着的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某汽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都是50km,则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10.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s—t图像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经过4秒,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 )
A.v甲<v乙,s=16m B.v甲>v乙,s=24m
C.v甲>v乙,s=16m D.v甲<v乙,s=24m
11.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甲比乙大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12.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10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小气柱,将玻璃管反转后如图所示,观察气柱从A点运动到B点,这个过程中,气柱的运动情况如表(表中均以气柱上端移动的距离进行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第4页,共6页
试卷第5页,共6页
从A点开始的距离s/cm
0
20
40
60
80
1cm高的气柱从A点开始的时间t/s
0
3.6
7.2
10.8
14.4
2cm高的气柱从A点开始的时间t/s
0
3.6
7.2
10.8
14.4
A.从表格数据可知,气柱的平均速度与它的大小无关
B.1cm高的气柱从A点开始运动到距离A点40cm位置时,它的平均速度为0.18cm/s
C.从表格数据可知,2cm高的气柱在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它在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D.根据公式可知:若本次实验中的气柱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大小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二、填空题
13.体育课上测得甲、乙、丙三位同学百米赛跑成绩,如下表所示:
参赛者
甲
乙
丙
成绩/s
14.3
13.9
15.1
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在______相同条件下,比较______的方法。
14.夏天下暴雨前,往往电闪雷鸣,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