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同步练习.docx


初中 八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1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同步练习.docx
文档介绍: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同步练****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瞭望/火燎 授予/给予 B.埋没/埋怨 儒家/懦弱
C.彷徨/仿照 挫折/不知所措 D.激变/缴纳 绣章/袖子
2.根据拼音写汉字。
(1)miǎn huái( )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2)什么都zūn zhào( )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3)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xiù shǒu páng guān( )
3.下列填写在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__________,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2)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__________。
(3)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适应一个固定不是寻求新知识,__________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__________研究学术不可缺少,__________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A.探察 探测 而是 不但 而且 B.察看 观测 而是 不但 而且
C.探察 探测 就是 因为 所以 D.察看 观测 就是 因为 所以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B.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C.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
D.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验教学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B.“光头警长”表示,能够代表香港警队参加国庆70周年活动十分荣幸。
C.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凝聚了中国艰苦卓绝的付出。
D.通过一个个“日评会”“观影会”“故事分享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二、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①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②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③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④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⑤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