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
第三章声巩固(1)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
D.分辨琵琶和小提琴的声音主要依靠响度
2.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C.敲击不同的编钟发出的声音不同
D.用硬卡发出的声音不同上快划、慢划
3.如图所示,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速度不同
4.下列实例中,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
A.蝙蝠的“回声”定位
B.大象的“声音”交流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碎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5.建阳外国语学校课间操的才艺秀给人以美的享受。某次台上三位表演者倾情的演唱,引发现场同学的大合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5
2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108m/s
B.表演者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响度
C.同班同学可根据音色来识别三位表演者的声音
D.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递
6.为增强居民对新冠病毒的科学防护意识,社区工作人员用大喇叭在小区内播放疫情防护知识。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工作人员调节大喇叭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7.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所以利用次声波可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次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比超声波快 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8.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在空气中声速跟光速相等
C.“高音”和”低音”是指音色不同 D.声呐是利用次声波来定位的
9.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激发爱党爱国热情,我市部分学校组织了“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型合唱比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歌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使用扩音器可以增大声速
C.男低音演员歌声的响度小 D.女高音演员歌声的音调高
10.下图是1978年在湖北省发掘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编钟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声速
11.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唱红歌”比赛。同学们正在认真排练,校园里传出阵阵“洪亮”的歌声,这里的“洪亮”主要是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频率 D.音调
3
4
1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甲: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说明声音在液体中也能传播
B.图乙: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音调
C.图丙:开启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D.图丁:防噪声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
1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钢尺进行有关声现象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钢尺伸出桌面越多,尺子振动越快,音调越低
B.小明拨动尺子却听不见尺子发出声音,可能是因为尺子振动太快
C.同桌小华觉得小明拨动钢尺时声音变大但音调没变,一定小明加大了拨动力度
D.小明可以用该钢尺探究声音的产生原因
14.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工作,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B.0dB表示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比次声波快,所以常用来测速度
D.给摩托车排气管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二、填空题
15.如图所示,3月19号的中美战略对话激烈交锋震撼全球,一句“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爆发出了压积了一百多年的怒火。我们能区分杨洁篪和王毅的声音是通过______(填“音调”、“响度”、“音色”)来区别的。美女翻译员张京走红,她的音调比杨洁篪的音调______(填“高”、“低”)。
16.在南开中学的物理课堂上,同学们认真聆听着老师精彩的例题讲析。老师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______
5
4
产生的,同学们听到老师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的。
17.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请他大声重复一遍,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