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17课《芋老人传》同步练习(鲁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zip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语文 鲁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芋老人传》同步练****1.课内阅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谓老人与相国有旧 谓:以为
B.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 井:汲井水
C.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 落魄:穷困不得志
D.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 谢:感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 厚资而遣之
B.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 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
C.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
D.然就其不忘一芋 往往而然
3.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属于“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和“以今
日而忘其昔日”的表现的一组是
A.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辗箸而叹,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 。
B.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
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或后 。
C.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 。
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至郁郁死 。
D.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视芋之者 。
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 。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头写书生在饥饿时饱食芋老人之芋,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是入情入理的致谢语,也为第二段写他为相国后再次食芋埋下了伏笔。
B.作者由“相国食芋”提炼出“芋视”一词,不仅以名词作状语,借用比喻方式形象地表现出行动的特征,而且运用排比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出行动者对承受者的漠视、忘恩、负义、背叛等复杂态度,文笔简洁有力,富有讽刺意味。
C.芋老人同《论语·微子》中的荷蓧丈人和《庄子·达生》中的佝偻丈人,以及韩愈笔下的圬者王承福、柳宗元笔下的种树郭橐驼一样,都是处微贱,操末业,而出言发语惊世骇俗的人,成为历代传记文学中的重要形象。
D.芋老人列举了富而弃妻、贵而绝交、为吏而背学、为官而失节等四个“以今日而忘其昔日”的例子,由小到大,由轻到重,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和对卖国士大夫的切齿之恨。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2分)
(2) 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3分)
(3) 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3分)
2.历届试题
(1)「今者堂有练珍,招分尚食,□□□□,尚何芋是甘乎 」缺空的成语是 (A)
(A)张筵列鼎(B) 斋居疏食(C)菲食薄衣(D)居不重席.
(2)「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句中「特」字意为
(A)特别(B)只是(C)不但(D)即使.
3.模拟试题
(1)相国辍箸叹息:「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认为其因出自:
(A)非老妪所煮(B)调和之有异(C)相国之志旧(D)时位之移人
(2)「今者堂有练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是形容:
(A)生活的奢侈(B)君王之恩宠
(C)食物之精美(D)居室之豪华
(3)「城东有假以同学者,一砚一灯,一 一榻,晨起不辨衣履.」意谓:
(A)同处於穷困潦倒之境
(B)贫困时交情之笃
(C)生活****惯一致
(D)克勤克俭,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