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
第二章物态变化练****2)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小明打开电冰箱门时,发现后壁结了一层厚厚的霜,形成霜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熔化 C.液化 D.凝华
2.下列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寒冬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
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汽化现象
C.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D.冬天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凝华现象
3.图甲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如果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冰水混合物与外界的热传递忽略),则可断定 (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第 15 min 该物质处于液态
C.试管内的冰会逐渐减少 D.试管内的冰会逐渐增加
5
2
4.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是非晶体 B.该图像是物质的熔化过程图像
C.该物质的熔点是50℃ 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
5.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过程 B.先熔化,后凝固 C.熔化过程 D.先凝固,后熔化
6.如图所示,冬天早晨窗户玻璃内侧常会附着一层冰花,冰花形成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华 B.液化 C.升华 D.汽化
7.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m的铁棒(如图所示),叫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m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①,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因此冷却②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A.①汽化 ②液化 B.①液化 ②汽化
C.①熔化 ②液化 D.①熔化 ②凝固
8.下列与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
B.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
C.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D.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3
4
9.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打开冰箱门会冒“白气”,这是冰箱内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B.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
D.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水蒸发出的水蒸气
10.海波的熔点为48℃,如果海波的温度正好是48℃,则海波处于(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混合态 D.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1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A.冰雪的消融
B.雾凇的形成
C.云海的形成
D.白雾的消散
12.关于温度计使用时的正确放法,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3.最近没有降水天气,但早上拉开窗帘,也常常会发现窗户玻璃上有“水汽”,“水汽”是怎样形成的?出现在窗户的哪一侧?( )
A.汽化,内侧 B.液化,内侧 C.汽化,外侧 D.液化,外侧
14.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5
4
A.太阳出来,大雾散去
B.从冰箱拿出来的茶叶变潮湿了
C.春天来了,冰雪消融
D.冬天外面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二、填空题
15.周末,小梅同学在家完成老师布置的小实验: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放出”)。
16.有太阳时下雪,就被称为“太阳雪”,这种现象多见于北方。雪的形成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到______。
17.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18.如图为一个简易的自制温度计,为了更明显地显示温度变化,应尽量选择_______(选填“粗”或“细”)的玻璃管。将小瓶放入热水中,水柱的位置会________。
19.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原理制成的。观察图中温度计,其示数为______。
20.有一刻度均匀但所标读数与实际温度不相符的温度计,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用它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再用它测某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