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学期主要内容:(目录)(一)数与代数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二)空间与图形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三)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四)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五)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知识点梳理:一、厘米和米都是长度单位,一般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量较长的物体用米做单位。二、知道一厘米,一米有多长。1、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2、人的双臂张开大约是1米;3、一拃大约有多长,一步大约有多长;三、要知道1米=100厘米,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计算。四、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1、把尺子的零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2、从几刻度起量到几厘米,就用大数减小数,得几就是几厘米。如果用数的方法,要注意数段数。
五、会认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会数线段的数量。1、线段有两个端点,两个端点之间是一条直直的线。线段的特征: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2、直尺上5厘米到12厘米之间长( )厘米。3、会数较复杂图形的线段数(注意数的方法)。六、会画线段。如:1、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2、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3、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4、画线段标出长度。
第一单元题型:一、填合适的单位:1、我的床高60( ),宽120( )。2、一根黄瓜长21( )。二、换算、计算长度单位。3米=()厘米 400厘米=()米14厘米-8厘米=()厘米 40米+5米=()米1米-20厘米=()厘米三、一辆行车每分钟行100( ) A:厘米 B:米数学练****本长约28( ) A:厘米 B:米书上注意题型:P3的例题3;P6的例题7;P9的8;P10的9、10;P102的5;104的9;105的10.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知识点梳理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加法。(不进位加、进位加)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特殊题目:两次连加得数是100的题目。
二、两位数减两位笔算减法。(不退位减、退位减)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再减。
三、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四、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
容易错的题目:
1、被减数个位是0的减法:70-34=46
2、计算减数个位上是9的题目,学生容易写成加法的得数
83-29=52
3、学生计算了竖式,却忘了写横式的得数。
4、学生计算进位加法时忘了写进位的1,计算退位减法时 忘了点退位点。
5、学生列竖式时,把数字抄错,导致计算结果不同。
6、含括号的加减混合如:72-(47+16)需注意运算顺序 及书写格式。
7、做加减混合笔算时,学生没看清运算符号而做成连加、连减了。
8、用数学解决问题,学生列式计算时,忘了写单位名称,或写错单位名称。
小芳:我买小熊娃娃和卷笔机带60元够吗?
丁丁:玩具车比卷笔机贵多少元?
38+17=55(元)
42-17=25(元)
1、解决问题
42元
28元
17元
答:小芳带的钱够。
55元<60元
答:玩具车比卷笔机贵25元。
2、在○里填上“>”、“<”或“=”
42+28○42-28 42+28○42+17
42-17○28-17 42-28○42-17
4 5 5( )
+( )7 + 1 6
7( ) ( )4
2
1
2
3
8
8
1
7
0
3
( )3 7( )
- 2 ( ) -( )5
6 0 3 5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算式成立。
42-17+28= 42-28+17=
4 2
1 7
-
5
1
2
2 8
+
3
5
4 2
2 8
-
4
1
1
1 7
+
1
3
.
.
31
53
5、先比一比哪一个得数大,再笔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