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专题一 利用全等探究线段数量关系
1. 如图,已知∠AOB=90°,OM是∠AOB的平分线,将三角板的直角顶P在射线OM上滑动,两直角边分别与OA、OB交于C、D.PC和PD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2. 如图,已知AB=DC,AC=BD,AC、BD相交于点E,过E点作EF∥BC,交CD于F.
⑴根据给出的条件,可以直接证明哪两个三角形全等?并加以证明.
⑵EF平分∠DEC吗?为什么?
3. 如图,在△ABC中,∠ABC=45°,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F为BC中点,BE与DF,DC分别交于点G,H,∠ABE=∠CBE.
(1)线段BH与AC相等吗?若相等给予证明,若不相等请说明理由;
(2)求证:BG2-GE2=EA2.
专题二 综合探究题
4. (1)操作发现:如图①,D是等边△ABC边BA上一动点(点D与点B不重合),连接DC,以DC为边在BC上方作等边△DCF,连接AF.你能发现线段AF与BD之间的数量关系吗?并证明你发现的结论.
(2)类比猜想:如图②,当动点D运动至等边△ABC边BA的延长线上时,其他作法与(1)相同,猜想AF与BD在(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3)深入探究:
Ⅰ.如图③,当动点D在等边△ABC边BA上运动时(点D与点B不重合)连接DC,以DC为边在BC上方、下方分别作等边△DCF和等边△DCF′,连接AF、BF′,探究AF、BF′与AB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探究的结论.
Ⅱ.如图④,当动点D在等边△边BA的延长线上运动时,其他作法与图③相同,Ⅰ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不成立,是否有新的结论?并证明你得出的结论.
课时笔记
【知识要点】
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两个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两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2. 三角形的稳定性
当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确定时,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完全被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与性质
概念: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
.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4. 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温馨提示】
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一条直线,不是射线也不是线段.
2.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需写出所需的三组条件,并用大括号括在一起,注意对应位置.
3. 书写证明过程要注意格式,即:①准备条件:把题中没有直接的条件证明出来;②指明范围:在哪两个三角形中;③摆齐条件:把要证明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按顺序摆好;④得出结论:得出三角形全等的纵论.
【方法技巧】
1. 要说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方法可以通过说明三角形全等来解决.
2. 要充分挖掘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当公共边是对应边时,它们是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