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届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生活中常见化合物专题练习.docx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8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1届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生活中常见化合物专题练习.docx
文档介绍:
2021届初三化学第一轮复****生活中常见化合物专题练****一、单选题
1.推理是化学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雨的pH<7,则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则放出热量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则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中一定含碳元素
D.不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属于混合物,则混合物当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分子
2.现有如下转化关系:①ZnZnSO4,②ZnOZnSO4,③Zn(OH)2ZnSO4。对这三种转化关系比较归纳正确的是( )
A.三种转化都只能通过与稀硫酸反应来实现 B.实验室制取硫酸锌的方法只有这三种
C.上述四种物质中锌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 D.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可以转化为盐
3.“结构性质用途”是学****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钠原子和钠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②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③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④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用于制氮肥;
⑤烧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所以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⑥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所以可去除油污。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⑥
4.X、Y、Z、Q是常见的四种元素,X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Y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Z的原子序数为11,Q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常用来除铁锈。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Q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Z、Q组成的化合物由离子构成
C.X、Y组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X3Y D.X、Y、Q组成的化合物可用作氮肥
5.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B.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6.下列离子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Cl-、Fe2+ B.OH-、K+、、Ba2+
C.Mg2+、-、Al3+、 D.Na+、CO32-、Ca2+、Cl-
7.将17.4g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钙,加入到200g7.3%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A.11.1g B.14.2g C.22.2g D.44.4g
8.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
A.HCl、CuCl2、NaNO3、Na2SO4
B.BaCl2、Na2CO3、HCl、(NH4)2CO3
C.FeCl3、H2SO4、NaNO3、NaOH
D.Na2CO3、Na2SO4、HCl、H2SO4
9.伽利略说:“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践中得来”。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稀有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B.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碱的溶液pH>7,所以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0.推理是化学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滴入酚酞溶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11.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右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D.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12.某同学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a点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会变红
B.c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d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HCl
D.整个变化过程中钠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13.已知:CO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