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1. 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他们自称( )
A.苏美尔人 B.阿卡德人 C.雅利安人 D.阿摩利人
2.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其首都是( )
A.华氏城 B.开罗 C.巴比伦 D.底比斯
3. 种姓制度中的第二等级刹帝利的职责是( )
A.主要充任祭司 B.掌握军政大权
C.主要从事农业、牧业 D.主要从事商业
4.种姓制度中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的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5.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四大皆空”和“口头禅”等词语,这些词语来源于(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6.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创立于(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罗马 D.古印度
7. 历史兴趣小组同学要实地考察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古代印度文明繁荣的状况。他们应该到下列哪些古代早期文明遗址去( )
①哈拉巴 ②摩亨佐·达罗 ③空中花园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8.雅利安人侵入印度,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的时间是( )
A.公元前3500年 B.公元前3100年
C.公元前2400年 D.公元前1500年左右
9. 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 )
A.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B.吠陀时代
C.阿育王统治时期 D.萨塔瓦哈纳时期
10.下列有关古代印度孔雀王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B.此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C.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
D.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
11. 下列有关种姓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婆罗门掌管祭祀 ②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③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两个等级服务 ④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的居民构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 佛教开始向印度境外传播,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的时间是(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3世纪后
C.1世纪 D.7世纪
13. 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反映的古代印度文明存在的时间大约是( )
A.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B.公元前20世纪—前16世纪
C.公元前23世纪—前14世纪 D.公元前20世纪—前17世纪
14. 根据《摩奴法典》的记载,神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种姓之间等级分明,低等级的男子不能娶高于他们等级的女子;首陀罗不能享有财产权;等级越高授予的墓冢越大。上述现象出现在(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罗马
15.印度电影《阿育王》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国。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