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河南省洛阳市部编版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6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河南省洛阳市部编版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洛阳市2020
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咼一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20分)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参巻不齐(ci)
泥淖(ndo)
筋然(qido )
浅尝誓止(zh€)
B.測熟(xun)
徘徊(hudi)
攀女(yuan)
糠人听闻(hai)
C.流觞(shang)
li)
白 m(hu)
咿咄逼人(chd)
D.肄业(yi)
曽詈(zili)
宝藏(cdng)
梵婀玲(fan)
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旧时人们把一夜分为五更,“黄昏”“人定”是一更、二更,“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平明” 即''平旦",已经是五更了。
古人称谓,先秦时较常见的是称姓字名,如百里孟明视,就是百里视,字孟明;唐宋以 后,一般称姓名字,如萧君圭君玉。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影响广泛的作品集,其中《诗经》《楚辞》,都是诗歌集;而 《文选》《玉台新咏》则是诗文总集。
苏轼在“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游赤壁,这里用干支纪年,第二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 可以记述为“癸亥中秋气
成语可以按来源和结构分类,下列表格中按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选项
构卞
神话故事
寓言故事
文人作品
外来文化
A
主谓
精卫填海
狐假虎威
责无旁贷
天花乱坠
B
偏正
夸父逐日
涸辙之鮒
信誓旦旦
大千世界
C
补充
八仙过海
掴苗助长
无动于衷
火中取栗
D
并列
开天辟地
刻舟求剑
夙兴夜寐
功德无量
阅读下面文段,任意选择两句,标出所选择句子序号,然后对所选句子从语言文字、艺术 手法、结构安排、情感思想表达等其中任何一方面进行批注。(6分)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2)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 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3)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 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模模糊糊地哼着眠歌。(4)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 出去。
下面是以《氓》为例说明《诗经》表现手法的一个图示(思维导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 段文字介绍,不超过100个字。(5分)
二、名篇名句默写(10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 《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片段通过描写士人“ ”和"
的表情、情绪的前后变化,分别渲染了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忤的气势。
(2) 《短歌行》借用《诗经》里恋人之间的思念来比喻对人才渴求的诗句是“ ,

(3) 《归园田居(其一)》中通过描写农村" , ”的常见景象,静 中有动,描绘出安宁又富有生机活力的意境。
(4) 苏轼的《赤壁赋》中" , ”两句表现了任凭小船漂荡,越过 茫茫江面的情节。
(5)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一个人即使" , ”,但如果缺 乏必要的物质条件,仍然无法到达“险远”之处。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
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 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 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 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究之外人指摘之 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而我不***,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达 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有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 高一语文 第
2页(共8页)(2021.01)
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 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 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 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 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 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 清廷官吏之***。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 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 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