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江苏省省熟中部编版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学习质量抽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52 KB

手机浏览
1/7

手机浏览
下载此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江苏省省熟中部编版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学习质量抽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省熟中5月阶段学****质量抽测
高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共14分
材料一:
韧性城市是目前国际社会在防灾减灾领域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当灾害发生时,韧性 城市能承受冲击,快速应对,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目前,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 术得到广泛应用的背景下,韧性城市与智慧城市正在一同助推城市的优化升级,提升城市 安全水平。
与韧性城市不同,智慧城市强调城市能够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 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 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韧性城市和智慧城市在建设的出发点和目标上都存 在显著差异,韧性城市建设关注点在于城市的安全性,减少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給城市带 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让城市在灾后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而智慧城市建设的关注点 则是效率,让城市各系统在日常运行中更为高效。当然,随着韧性城市和智慧城市的概念 在不断发展,木来有着融合的趋势。
韧性城市和智慧城市的第一个结合点在于时间维度上成为“平战结合”的统一体。智 慧城市建设注重于城沛日常运行的精细化管理,而韧性城市建设注重城市在自然、人为灾 害下的韧性性能的优化提升。当代城市应当将智慧城市和韧性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平台有机 结合,建设成为融合日常运行下智慧和灾害情景下韧性的未来城市。
韧性城市和智慧城市的第二个结合点在于空间维度上成为“软硬交互"的统一体。智 慧城市建设中已搭建的硬件可在相当程度上为韧性城市建设所使用,同时智慧城市建设中 从各行各业收集到的海量信息可以共享作为韧性城市建设所需的部分数据。而韧性城市建 设对城市现有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和各行业数据的变更,也在智慧城市的各类基础数据库 和相关应用中有所体现。
相比于信息和通信技术驱动下的智慧城市概念,“智慧一韧性城市”对科技手段的有 效应用使其具备了全局视野下的可持续和可自适应能力。如果城市可以将当前大范围的韧 性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落脚在50年甚至100年以上的维度中,考量该项决策的潜在累计 代价和效益,那么城市的“智慧”、“韧性”和“可持续发展”是有可能统一的。城市可以 将建设韧性城市和智慧城市作为契机,提升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在未来充满不确定 性的环境中保持持续、强劲的发展势头。同时,城市可以将韧性城市与智慧城市的融合建 设作为基础,结合日常管理和灾害预防规划,将韧性城市和智慧城市的理念和建设目标、 要求体现到中长期发展规划中。
(摘編自陈宇《韧性城市与智慧城市的融合发展》)
材料二: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多点暴发给世界敲响了警钟。当前,对于建立起包括能够积 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内的韧性城市这一城市系统比以往都更为紧迫。各国都意识到 必须从本次疫情中有所反思,要加紧前瞻布局增强城市韧性,为应对未来的突发灾害做更 加充足的准备。
在基础设施韧性建设方面,一要完善大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设施,加强区域内部联 系与城市韧性。二要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冗余度与模块化特征。为了应对未来的突发 灾害,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中应保留一定的重复与备用设施,在时间和空间上分担风险。 通过建设基站、封闭环卫仓等移动公共设施模块,能够有效提高危机时期城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