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语文京改归去来兮辞并序 练习.zip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京改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1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1 归去来兮辞并序 练****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心惮远役 耘耔 荒芜(wǔ) 惆怅(chànɡ)
B.晨光喜微 盈樽 稚子(zhì) 眄庭柯(miǎo)
C.敛裳霄逝 流憩 容膝(qī) 遑遑(huánɡ)
D.欣欣向荣 遐观 出岫(xiù) 西畴(chóu)
2.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①归去来兮(来,助词,无义)
②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
B.①载欣载奔(载,义同“载歌载舞”的“载”)
②引壶觞以自酌(觞,酒杯)
C.①或植杖而耘耔(耔,培苗)
②景翳翳以将入(景,风景,景物)
D.①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流憩,游息)
②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自知)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的创作开创了山水诗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
B.陶渊明的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并序》最有名。
C.辞,是介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于抒情和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是压韵和句式比较自由。
D.***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故以“陶令”相称。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恨晨光之熹微 恨:遗憾。 B.三径就荒 就:近于。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 B.母辞以疾,乃止
C.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D.乃入见
6.对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大约因为心情急切,诗人的归程画面转换得也快——他刚才还在轻飏的舟上迎风伫立,转眼间又出现在“晨光”“熹微”的山路上;为了告诉每个人,明知却偏还要“问征夫以前路”;待到“乃瞻衡宇”,这位已届中年的汉子,竟又像小孩子一样“载欣载奔”。这样写,显得真实而动人。
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院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和菊还是原样。这里“松菊”既说天***好,又是言志和寄托。
C.“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两句可以看出精神的富有和物质的拮据,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压倒优势。
D.“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中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鸟既如此,人何以堪?触景感怀,景物亦有人情和个性,感情在景物中自然流露出来。
7.翻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