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专题 祖国土
江山多娇
祖国山川颂
5分钟训练(预****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晨曦(xī) 哺育(fǔ) 万卉争荣(huì)
B.涟漪(yī) 陶冶(yě) 玲珑剔透(tì)
C.盎然(ànɡ) 迸发(bìnɡ) 遐思迩想(xiá)
D.堆垛(duǒ) 铿锵(kēnɡ) 飞流急湍(tuān)
思路解析:A项中的“哺”应读“bǔ”;C项中的“迸”应读“bènɡ”;D项中的“垛”应读“duò”。
答案: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臣伏 留恋 冈峦 婉转悠扬
B.企盼 斑斓 丘壑 层峦迭嶂
C.澄澈 倾坠 蹒跚 云蒸霞蔚
D.溪涧 萦徊 吟哦 茫若无涯
思路解析:A项中“伏”应为“服”;B项中“迭”应为“叠”;D项中“徊”应为“回”。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装束,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披着青葱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红色的庄严的礼服;冬天,它换上了朴素的雪白长袍。
B.我没有到过龙门壶口,(在今山西省境内)没有看到过雁荡龙湫,(在今浙江省境内)却看过黄果树的瀑布和许多偏僻地方的大瀑布。
C.黄药眠,原名黄访、黄恍。中国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曾著有长诗《桂林底撤退》、小说集《暗影》《再见》、论文集《论走私主义者的哲学》等。
D.祖国的大地山河哟,哪一个地方不经过劳动者双手的经营?哪一个地方没有流过劳动者的汗水?
思路解析:A项中第一处的逗号应改为句号或冒号,因为它对下文有统领作用;B项括号中的内容是用来解释词语“龙门壶口”“雁荡龙湫”而不是整个句子,所以括号应放在逗号前;C项中第三、四处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答案:D
4.下列句中横线处应填入的三句话,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平到过不少有名的风景区,但在我的脑子里印象最深的还是我家乡门前的小溪。
①对岸的红棉树开花了,燕子在雨中飞来飞去,还有一阵一阵的风,吹来了断续的残笛……
②春天,春水涨满,桥的两孔像是一对微笑的眼睛。
③细雨如烟,桥上不时有人打着雨伞走过。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思路解析:解答这类题目,关键是要找到合理的顺序。句①写对岸,写春雨;句②写桥身,写春水;句③写桥上,写春雨。所以,合理的空间顺序应是“桥身”→“桥上”→“对岸”,而风景顺序应是
“春水”→“春雨”。
答案:D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对文段中有关词句的象征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溪流唱着愉快的歌走了,它将冲击着涯岸流向大海。静静的群山,则仍留在原来的地方,目送那盈盈的水波远去。
流水一去是决不回来了,但有时也会化作一两片羽云瞭望故乡。
A.文中的“小溪”是祖国的儿女的象征。
B.“它将冲击着涯岸流向大海”是祖国儿女成长发展追逐理想的过程的象征。
C.“静静的群山”“目送那盈盈的水波远去”是儿女对自己祖国的期待和美好祝愿的象征。
D.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