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过关检测二(4~6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藩台(fān) 阋墙(xì)
鞭挞(tà) 煊赫(xuān)
B.阙如(què) 蒙骗(mēng)
祈祷(dǎo) 虔诚(qián)
C.霓裳(nì) 扼杀(è)
庇护(bì) 抨击(pēng)
D.后裔(yì) 渲染(xuān)
救赎(shú) 半晌(xiǎnɡ)
解析:B项,“阙”为多音字,在此处应读“quē”;C项,“霓”应读“ní”;D项,“渲”应读“xuàn”,“晌”应读“shǎnɡ”。
答案:A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醇厚 停滞 脱颍而出 丑态必露
B.清净 沉缅 满目疮痍 高谈阔论
C.震撼 泥淖 美轮美奂 如数家珍
D.咫尺 账簿 改舷更张 拭目以待
解析:A项,颍—颖,必—毕;B项,缅—湎;D项,舷—弦。
答案:C
3.(2011·湖北高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她 盲人和正常人一样也能做很多事情,这正是她只身来到拉萨旅游的原因。她喜欢这座 在历史和信仰中的圣城, 看不见,她也能感受到这里绵延的雪山、清冽的空气、闪耀着金光的寺庙和那些 向大昭寺缓缓前行的信徒。
A.相信 沉醉 既然 顶礼膜拜
B.自信 沉溺 即使 诚心诚意
C.坚信 沉浸 尽管 三步一叩
D.确信 沉迷 虽然 毕恭毕敬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从内容上看,本题考查了实词、虚词的用法,在命题中凸显了综合考查的特点。相信:认为正确或确信而不怀疑。自信:相信自己。坚信:坚决地相信。确信:确实地相信。沉醉:大醉,多用比喻。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惯方面)。沉浸:浸入水中,多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沉迷:(对某种事物)深深地迷恋,多含贬义。“既然”一般与“就”搭配,表因果关系。“即使”与“也”搭配,表示假设关系。“尽管”与“也”搭配,表转折关系,但转折的意味比“虽然……但是……”要轻。顶礼膜拜:虔诚地跪拜,比喻崇拜到了极点,多含贬义。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三步一叩:走三步就叩拜一次,比喻非常虔诚。毕恭毕敬:形容十分恭敬有礼貌。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的高考“独木桥”式的选拔忽略了学生的发展,高考改革必须采取相应的教育形式以及选拔和录取方式,让考生能多渠道、多层次走过适合自己教育的立交桥。
B.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专家。
C.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D.如何看待清明、端午和中秋三个中国传统节日被增设为国家法定假日的意义呢?我们可以一言以蔽之:“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解析:A项“立交桥”应加引号;B项“之路”后面的句号应在双引号外,或“指出”后的逗号改为冒号;C项“持有毒品”“***等植物”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