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同步训练:第四单元《赤壁赋》Word版含解析.zip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语文 苏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2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赤壁赋》同步训练

(时间:45分钟 分值:45分)
一、基础巩固(19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C.而卒莫消长也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解析:选C。A项,“冯”同“凭”;B项,“缪”同“缭”;D项,“知”同“智”。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正襟危坐       危:危险
B.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C.知不可乎骤得 骤:骤然,突然
D.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曾:竟,简直
解析:选A。危:端正。
3.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B. 其声呜呜然
何为其然也
C.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相与枕藉乎舟中
D.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解析:选D。D项,“则”,都是连词,译为“那么”。A项,两个“于”都是介词,但前一句中的“于”译为“在”;后一句中的“于”译为“从”。B项,两个“其”都是代词,但前一句中的“其”译为“那”;后一句中的“其”译为“这”。C项,前一句中的“乎”是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后一句中的“乎”是介词,可译为“在”。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舞幽壑之潜蛟 (使动用法)
B.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词作状语)
C.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名词作动词)
D.侣鱼虾而友麋鹿 (使动用法)
解析:选D。侣、友:意动用法。
5.下列各句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固一世之雄也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渺渺兮予怀
④何为其然也
⑤客有吹洞箫者
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⑦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⑧而今安在哉
⑨甚矣,汝之不惠
A.①②⑦/③⑨/④⑥⑧/⑤
B.①⑤/②③⑨/④⑥⑧/⑦
C.①/②③⑦⑨/④⑥⑧/⑤
D.①/②/③⑨/④⑥⑧/⑤/⑦
解析:选D。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⑨主谓倒装句,④⑥⑧宾语前置句,⑤定语后置句,⑦状语后置句。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分)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答案:(1)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4)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二、阅读提升(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后赤壁赋
苏 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