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2.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同步练习.docx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科学 浙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14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2.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同步练习.docx
文档介绍:
1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2.2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同步练****一、选择题(共 15 题; 共 30 分)
1.如图表示声音在 25℃时不同的传播速度, 分析可知声速与( )
A. 温度有关 B. 介质有关 C. 体积有关 D. 质量有关
2.如图所示。 “曾侯乙编钟”是 2400 多年前战国早期的文物, 编钟的钟体呈合瓦形, 敲击钟 的正面和 侧面可以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 称为“一钟双音”,其主要原因是敲击正面时振动
的频率不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听到编钟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B. 编钟发出优美的声音是由钟体振动产生的
C. 敲击体积不同的编钟, 响度一定不同
D. 敲击编钟的正面和侧面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3.学校每周一的室外晨会上, 常用的扩音设备是用来( )
A. 加大声音的速度 B. 提高声音的音调
C. 改变声音的音色 D. 增大声音的响度
4.小徐在自修课时, 突然听到窗外传来小金优美的歌声, 这歌声( )
A. 通过空气传入小徐的耳朵 B. 是先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C. 小金的判断依据是响度与他人不同 D. 越靠近小徐音调就越高
5.如图所示, 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 利用钢尺来探究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
B. 乙实验: 不断抽气时, 听到的钟声逐渐变小, 声源振幅不断变小
C. 丙实验: 可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鼓面的振动频率的关系
D. 丁实验: “土电话”通话说明气体传声效果比固体好
6.(电子版搜索公众号: bangtifen) 如图所示, 同学们将正在响的闹钟置于玻璃罩内, 并把 罩内的空气用抽气机抽走, 抽气的过程中, 下列现象会出现的是( )
A. 闹钟铃声变弱, 能看到闹钟上的时间 B. 闹钟铃声变弱, 不能看到闹钟上的时间
C. 闹钟铃声变响, 能看到闹钟上的时间 D. 闹钟铃声变响, 不能看到闹钟上的时间
7.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 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 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
烛附近, 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 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
A. 人的一种错觉 B. 烛火肯定被风吹动
C. 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D. 鼓面振动发声, 带动空气振动

1
2

8.在科学中对声音的特征的描述有“响度、音调、音色”这些词, 请选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 “我这破锣似的喉咙, 怕唱不好”,形容发出的声音音色太差
B. “这个蚊子飞来飞去, 吵死了”,形容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C. “他音起得太高, 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音“是指声音的音调太高
D. “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响度大
9.古筝、古琴都是中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