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3.19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同步训练.docx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0页22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3.19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同步训练.docx
文档介绍:
1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 19 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同步训练
1.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
兵民人, 调发边卫充军。 ”这反映了清朝( )
A.设立关卡、禁绝贸易
C.重农抑商、打击海运

B.抑制商业、实行海禁
D.征收重税、限制商贸
1
2.(微信: bangtifen)晋商崛起于明代,雄踞商界 500 年之久。山西地理上处于北方游牧民 族与中原农耕政权的缓冲地带, 历代都是中央王朝依托的北方重镇, 对少数民族“逐水草而 居”的流动***比较熟悉, 并受其影响。明清两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人口逐年增长。 中国国内市场兴起,政府整顿关税、减免商税等措施,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上述材料说明, 晋商崛起是因为( )
①山西地理位置重要, 处于民族交融的前沿地带, 有利于经济交流
②晋商经营领域广泛, 善于经营管理, 讲求诚信
③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 政府重视商业发展
④商品经济发展, 国内市场兴起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3.请为以下知识结构图添加标题( )
1
A .清朝社会危机
B .海外贸易繁荣

B.江南地区开发
D.清朝经济发展
1
4.清朝前期,出现的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吴江盛泽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的
都会城市汉口、以及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的苏州的情况。材料反映了当时( )
A.手工工场规模大, 纺织业发达 B.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C.商业很发达, 商品贸易兴盛 D.人口不断增加
1
2
5 .明清时期晋商是与徽商齐名的地域性商人群体,晋商经营的票号取名颇有讲究,如“ 日升
昌” ,“合盛元” ,“协同庆” ,“大德通”等。这些票号名称所表达的思想理念不包括( )
A.表达兴旺发达的愿望 B.表示和气生财的寓意
C.提出对外开放的口号 D.倡导诚实守信的理念
6.据史书记载,康熙二十二年明确规定: “凡地土有数年无人耕种完粮者,即系抛荒,后如
已垦熟, 不许原主复问”。材料显示清朝前期( )
A.发展商品贸易 B.免除赋税摇役 C.推行垦荒政策 D.兴修水利工程
7 .(微信: bangtifen)清初, 顺治帝颁布了一道法令: “督、抚、按一年内垦至二千顷以上
者记录,六千顷以上者加升一级……卫所官员垦至五十顷以上者记录,一百顷以上者加升一 级。 ”这项法令, 体现了清初统治者( )
A.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B.合理的官吏升迁制度
C.大规模兴修水利 D.对边远地区的开发
8.下表为 18-19 世纪末, 中原地区的人口向边疆扩散概况。这一现象( )
A .缓解了全国人口压力
C.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B.使清代疆域不断扩大
D.源于清朝贸易的兴盛
2
9.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唐寅曾描绘苏州等地“五更市贾何曾绝, 四远方言总不同”,工商业成为民众生计的主要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这说( ) A.江南地区农业落后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江南地区工商业发达 D.南方经济落后于北方
10.史料记载,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北起辽宁南至广东,分布大小港口有一百多处。
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发生了直接贸易关系, 中国出口的商品有
2
236 种之多。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清政府废除了闭关锁国政策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

B.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比较密切
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出超地位
2
3
11.如下图为经济学家刘逖对清代人均 GDP 的详细测算, 测算结果显示: “有清一代, 人 均收入也在其经济恢复后即开始下降, 并在乾隆盛世时一度跌至最低点。 ”对此最合理的解
释是( )
A.封建经济持续衰落
C.政权并立政局动荡

B.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D.人***炸式的增长
3
12.晋商俗称“西商” 、“山贾”。在漫长的历史中,晋商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 毛、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设号销售,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 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形成了成为能与南方徽帮相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