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天津市南开中学部编版高三下学期寒假作业验收语文试卷 含答案.zip


高中 高三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8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A.
B.
C.
D.
盼望了很久之后 盼望了很久之后 盼望了很久之后 盼望了很久之后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验收
. . 语文学科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生 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大家考试顺利!
第I卷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6分)
说起中国诗歌中的意象,如果让我们只选取一个最典型的,我们一定会想起头顶上的 那一轮明月。
李太白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他在唐朝停下的这只酒杯,被苏东 坡在宋朝遥遥接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停一接之间,何止两次追问。我们的 古人,对头顶的那轮明月,有着无穷追问,( )无限情怀。从人与月的最初相遇,一
直到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的发问,直到明月照耀我们的今天……
中国人之所以对月亮( ),也许是因为月亮那种特殊的质感、独到的美丽。它是
柔和的,它是清澈的,它是圆润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不断变化的。在初一,我们几乎看 不见月亮;初二以后,细细的一点点月痕露出它的内芽,然后逐渐丰满圆润;直到十五, 它如同冰轮,如同瑶台的镜子,变得那么丰满,那么圆润。月亮周而复始地变化着。从初 一,经过十五,再到月末,完成一个循环。
月亮的这种阴晴圆缺,折射到世界万物和人生百态上,就是老子说的:“物或损之而 益,或益之而损。'‘有的东西残缺了,实际上它获得了另外一种“圆满"——月亮只有一 弯月牙的时候,是一种“损”,一种缺失,但它已经蓄满了生命,正在迈向圆满,这就是 “损之而益有的东西圆满了,完成了,实际上却逐渐走向残缺——圆月当空,流光 ( )地,是一种璀璨,一种“益”,但它的力量已经达到巅峰,无力再更圆一些更亮
一些,只能慢慢消瘦下去,这就是“益之而损"了。用一种辩证与变化的心情去看明月, 再把这样的目光移到世间,我们就知道怎样完成内心困惑的消解和平衡了。
最圆满的日子——十五的月圆,就成了中国人心灵的寄托。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寄托 趋之若鹫 泄
承载 情有独钟 泄
寄托 情有独钟 泻
承载 趋之若鹫 泻
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因为正是这样的满而损、损而满, 正是因为这样的满而损、损而满, 正是因为这样的损而满、满而损, 因为正是这样的损而满、满而损,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司马迁创作的,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狄更斯是19世纪美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有“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 菲尔》,主线是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的成长史。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 “学在官府”的传统。他编辑整理的《春秋》是我国第 一部编年体史书。
巴金是20世纪中国杰岀的文学大师、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代表作品有“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