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6.25 河中石兽 同步练习.docx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5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6.25 河中石兽 同步练习.docx
文档介绍:
1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6.25 河中石兽 同步练****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山门圮(qǐ) 于河

B .僧(sēng) 募(mù) 金重修 . .
C .湮(yān) 于沙上 .
D .如是再啮(niè), 石又再转 .
2.下面句子没有使用通假字的一项是(


棹(zhào) 数小舟, 曳(yè) 铁钯
. .
是非木杮(shì), 岂能为暴涨携(xié) 之去
. .
可据理臆(yì) 断欤

遂(suì) 反溯(shù) 流逆上矣
. .

1
A.不亦颠乎 B.曳铁钯 C.尔辈不能究物理 D.卿今当涂掌事
3.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其反激之力 B .当求之于上流
C .一老河兵闻之 D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4 .(微信: bangtifen)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B.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C.果得/于/数里外 D.然则/天下之事
5. 下列句子中, 加点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1
A. 二石兽并沉焉 .
..
C. 石必倒掷坎穴中

B.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 可据理臆断欤

1
6.下列句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1
A.二石兽并沉焉 .
C .阅十余岁


B .以为顺流下矣
..
D.尔辈不能究物理
1
7 .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 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 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C.如其言, 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河兵的说法去找, 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
D.竟不可得。(最后没有找到。)
1
2
8.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 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 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 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 .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 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
句, 简述打捞经过, 以“无迹”交代结果。
C.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
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 寺僧不切实际, 认识片面; 讲学家不深思 熟虑就盲目行动; 老河兵综合考虑, 实事求是。
二、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选段, 回答下列问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
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 曳铁钯, 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 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