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生物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全部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等题型。 3.考生应用2B铅笔、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图1所示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该生物属于 A. 动物 B. RNA病毒 C. 植物 D. DNA病毒 2、食物中的蛋白质需要消化为氨基酸才能被吸收,该消化过程中断开的化学键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在“观察蚕豆叶下表皮”实验中,低倍镜视野下观测到保卫细胞位于视野右下角,欲在高倍镜视野下进一步清晰观察该细胞,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 移动载玻片 B. 换为低倍镜 C. 换为高倍镜 D. 调节细调节器 鉴定标本 鉴定用试剂 现象 1 双缩脲试剂 紫色 2 苏丹III染液 橘红色 3 班氏试剂 颜色不变 表1 4、为了解某食品样液中的营养成分,对其做出三种规范的鉴定操作,得到相应现象如表1。由此判断该食品样液中至少含有 A. 还原性糖和脂肪 B. 蛋白质和还原性糖 C. 还原性糖、蛋白质、脂肪 D. 蛋白质和脂肪 5、“探究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程度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原生质层长度(B)与细胞长度(A)的比值(B/A)表示质壁分离程度,表2是某同学对4个洋葱表皮细胞A、B值测量后的处理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细胞 细胞I 细胞II 细胞III 细胞IV B/A 1.2 0.9 0.8 0.7 表2 A. 细胞I B. 细胞II C. 细胞III D. 细胞IV 6、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某基因得测序结果显示,与正常人相比,患者模板链的互补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图3),据此可推断患者模板链上发生得碱基改变是 A. G→C B. U→T C. G→A D. C→T 7、病原微生物的表面抗原是疫苗制备的主要来源,下列构成病原微生物的组分中,最适用来制备疫苗的是 A. 病毒衣壳蛋白 B. 病毒ATP C. 病毒逆转录酶 D. 病毒mRNA 8、皮肤和黏膜能阻挡多种病菌和病毒入侵机体,因此这两者属于机体的 ①特异性免疫 ②先天性免疫 ③非特异性免疫 ④获得性免疫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用“x”表示“没有”,“Ö”表示“有”,下列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 B.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x Ö DNA Ö Ö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x Ö DNA x Ö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Ö Ö DNA x Ö C. D.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x x DNA Ö Ö 10、Turner综合征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和正常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如图4,据图4判断造成Turner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畸变类型是 A. 染色体易位 B. 染色体数目增加 C. 染色体片段缺失 D. 整条染色体缺失 11、图5为人类精子形成过程示意图,I-IV表示该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在此过程中,细胞内出现纺锤体的阶段是 A. I和II B. II和III C. II和IV D. III和IV 12、图6表示细胞类型的典型转换过程,能准确表示该过程的术语 A. 细胞分裂 B. 细胞生长 C. 细胞分化 D. 细胞衰老 13、图7表示用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培养获得完整胡萝卜植株的简要流程,这体现了 A. 胡萝卜细胞核的杂合性 B. 胡萝卜细胞的全能性 C. 胡萝卜细胞种类的多样性 D. 胡萝卜细胞的易突变性 14、为了研究不同浓度外源生长素对小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用初长为5mm的胚芽鞘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8所示(对照组仅用蒸馏水处理)。据图8判断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 无外源生长素,胚芽鞘也能生长 B. 浓度I的生长素可促进小麦胚芽鞘生长 C. 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双重效应 D. 浓度5的生长素可促进胚芽鞘生长 15、图9为人体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某一途径,其中①②③表示代谢过程,字母代表物质,据图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①是糖酵解 B. ②为三羧酸循环 C. ③有O2形成 D. X只能是H2O 16、某芽孢杆菌只有在含蛋白胨、牛肉膏、***化钠和微量维生素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此时微量维生素对该菌的培养而言属于 A. 碳源 B. 氮源 C. 无机盐 D. 生长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