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协同进化与物种多样性的形成
1.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如图),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
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2.关于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多数情况下生物的进化导致生物对环境的相对适应
B.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支持达尔文进化渐进观点
C.生物进化是通过传代过程中基因频率的变化而实现的
D.中性的分子进化属于既无利也无害的基因突变
3.回答下列问题:
(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_。
(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___________。
(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___,分解者通过___________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2)“精明的捕食者”战略是指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收割理论”是指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4.在西伯利亚大草原上生活着一群苔原狼,苔原狼的体型大,从鼻子到尾巴约200厘米,平均重量为45~57千克,身高70~100厘米。与它们同时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还有马鹿,马鹿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西伯利亚大草原上苔原狼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________,经观察,该种群中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这是突变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________而产生的。
(2)随机从苔原狼的种群中抽出100只,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则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
(3)草原上的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这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通过对苔原狼、马鹿及其他生物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
(4)苔原狼和马鹿之间是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苔原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马鹿发展的作用
B.苔原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马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苔原狼的进化
D.马鹿的进化速度比苔原狼的进化速度快
答案和解析
1.C 解析:兰花花矩的变异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