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一、单选题
1.《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是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而制定,由国务院2019年10月22B发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下措施能优化营商环境的是( )
①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②国家深化“放管服”不再直接干预市场
③推进“证照分离”精简涉企经营许可事项
④坚持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平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对这一改革举措的传导效应分析正确的是( )
①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
②强化政府调节与监管
③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
④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⑤提高要素配置的效率
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A.⑤→④→③→②→① B.②→①→⑤→④→⑥
C.④→①→⑥→③→⑤ D.④→③→⑤→①→⑥
3.2019年11月5日,工信部发布通知,将对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违规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不合理索取用户权限、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等8类问题开展规范整治工作。工信部该措施旨在( )
A.提高公民维权意识,保护公民权利 B.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民信息安全
C.提高行政工作效率,树立政府权威 D.通过科学的宏观调控,建设服务型政府
4.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请回答下面两题。
1.数据不但能促进生产效率,很多时候,其本身就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许多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参与分配,这有利于
A.鼓励数据发挥其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促进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B.打破传统生产要素有限供给对发展的制约,实现商业信息的共享
C.对我国分配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调动数据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
D.明确数据收集和使用的行为准则,直接提升新兴产业的经济效益
2.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立法的完善将为数据安全、数据创新发展、数据监管、数据共享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大数据立法( )
①能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②是以法律手段解决大数据前瞻性问题
③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提高决策民主性
④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推动国家科技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自2013年以来,我国已累计设立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区),区内试行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制度,进一步放宽金融和制造业领域的市场准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自贸区成为制度创新的“高地”。设立自贸区的意义在于( )
①发挥自贸区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②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③探索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
④全面开放市场,强化竞争机制,培育中国经济新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19年11月,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19年医保药品准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