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一、选择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
①李四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奖金
②钱某承包工程获得的经济收入
③张三在某外资企业获得的工资
④王某承包了集体土地经营所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之所以能够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是因为( )
A.它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
B.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按劳分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
D.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土地换股权”模式,该模式的实质在于,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对该模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分红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收入
②分红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③改变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
④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有甲、乙、丙三人,甲是某国有控股企业的总工程师,并有一项专利技术卖给该企业;乙是一家日本在中国独资企业的职工;丙在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持股上岗。下列对甲、乙、丙三人收入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②甲转让专利技术的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
③乙的工资收入所代表的形式有利于促进分配公平
④丙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体现的是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这表明政府的转移支付( )
①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形式
②从根本上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③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④贯彻落实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全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全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分别来自房产、银行理财、存款、股票,其他来自信托、基金、保险等。对该经济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缩小了收入分配差距
②居民投资风险不断降低,收益越来越高
③财产性收入增加,有利于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
④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化,有利于化解投资风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指数越高,居民收入差距越大。缩小基尼系数需要( )
①消除初次分配收入差距,确保社会公平
②形成公正合理的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公平
③坚持效率优先,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④发挥政府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国家主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谋划好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