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共6页 第1页,共6页 第一课测试 1、石斧凿洪戴,弓箭穿林莽,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社会艰难跋涉。下列对原始社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在新石器时代 ②氏族长和军事首领决定氏族的一切大事 ③原始社会的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是我们渴望的理想社会 ④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与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是相适应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明末小说《醒世恒言》中说:施复夫妇靠养蚕织绸生活。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的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了大机户。这表明( ) ①明末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②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自然经济解体 ③施复夫妇成为剩余价值的占有者 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处于对立状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进而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次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判断和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深刻性主要表现为( ) ①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②揭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③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 ④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它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这里的“新政治制度”指的是( ) A. 奴隶制度 B. 封建制度 C. 资本主义制度 D. 社会主义制度 第2页,共6页 第5页,共6页 5、下列关于奴隶社会的正确认识有( ) ①在奴隶社会里,奴隶制的显著特点是奴隶主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 ②奴隶社会是第一个阶级社会 ③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④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6、远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父系社会后期,中国社会已产生贫富分化的现象,到夏朝阶级产生了,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对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认识正确的是( ) A.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平等变为不平等是历史的倒退 B. 生产力得到巨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得到极大提升 C.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使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D. 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普遍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 7、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距今约5300-4300年。考古发现过体现等级的古城结构、发达的稻作农业和门类齐全的手工业、具备原始文字特征的刻画符号等,从学术上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从中可以推断出( ) ①该时期相比更早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 ②该时期已经具备文明雏形,具有历史进步因素 ③该时期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④该时期氏族成员平等相待,对立的阶级开始形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 ) A. 十月革命中诞生了马克思主义 B. 十月革命为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