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湖南省株洲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1.06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湖南省株洲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2021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出土于湖南宁乡,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是现存最大的青铜酒尊。□□□□处应填入的是( )
A. 司母戊鼎 B. 猪纹陶钵 C. 四羊方尊 D. 战国铜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宁乡,是现存最大的青铜酒尊,C项正确;司母戊鼎是我国出土的现存最大的青铜器、猪纹陶钵为陶器、战国铜壶出土于湖北随州,ABD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2. 如图是张华同学做的历史笔记,与该笔记内容相符的著作是( )
A. 《天工开物》 B. 《农政全书》
C. 《齐民要术》 D. 《本草纲目》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C项正确;《天工开物》是明代宋应星所著的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所著的一部农书、《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一部药物学著作,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 “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寡的格局也已定型。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 北方地区战乱频繁 B.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C. 政治中心逐渐南移 D.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南方户口更多,南方粮食产量更大,反映了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现象,D项正确;“北方地区战乱频繁”、“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是造成现象的原因,AB项排除;北宋政治中心东京汴梁位于北方,且材料中涉及的是经济方面,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4. 下列表格中,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选项
历史史实
历史解释
A
安史之乱
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B
玄奘西行
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C
郑和下西洋
堪称航海史上的壮举,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D
闭关锁国
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古印度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B项错误,符合题意;A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5. 株洲某初中正在举行历史知识抢答赛,某题的提示信息为:“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此题的答案应是( )
A. 义和团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李自成起义 D. 陈胜、吴广起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期间,太平天国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渴望;1864年,在中外联合势力的绞杀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故选B;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A;李自成起义是明朝末年的一次农民起义,以“均田免赋”为口号,推翻了明朝统治,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C;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D。
6. “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革命”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有( )
①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②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③革命军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④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927年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运动,组建了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革命军队迅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不到半年时间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在此期间,工人、农民也积极配合北伐战争,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由此可见①②③正确,故选A;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所以④错误,故排除BCD。
7.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这首如泣如诉、悲愤激越的《松花江上》折射的时代背景是( )
A. 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