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卷 历史 A卷(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这里的“大陆”当时最主要是指( ) A. 魏 B. 蜀 C. 吴 D. 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孙吴政权正式形成,三国分立局面正式形成,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C项正确;魏在北方, 蜀领有今天四川等地方, 晋266年~420年,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2.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继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文化,下图作品既有道家的“飘逸”,又有儒家的“文质”,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中和之美”。这一作品( ) A.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 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C. 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D. 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特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作品信息:“《兰亭集序》(摹本·局部)”可知,王羲之《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A项正确;贾思勰所著《齐民要素》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排除B项;祖冲之制定《大明历》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特点,排除D项。故选A项。 3. 孙中山说:“……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至今南洋土人犹有怀想当年三宝之雄风遗烈者,可谓壮矣。”其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赤壁之战 B. 戚继光抗倭 C. 淝水之战 D. 郑和下西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三宝”等信息,结合所学郑和人称“三宝太监”,他首次下西洋时就有两万七千多人,可以得出孙中山叙述的历史事件是郑和下西洋,D项正确;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刘备、孙权和曹操之间的作战,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戚继光抗倭是明朝时为击退倭寇侵犯而进行的作战,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发生在淝水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4. 乾隆十四年规定,平时印信由内奏事处的太监收存;用印时,由值班军机章京以携有“军机处”三字的金鍉将之请出;用毕立即交还。这一规定进一步直接控制了( ) A. 中书省 B. 锦衣卫 C. 南书房 D. 军机处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乾隆时期明确军机处没有实权,不得随意使用“军机处”印信,大大强化皇权,D项正确;清朝未设中书省,排除A项;锦衣卫是明朝地特务机构,排除B项;南书房是清代皇帝文学侍从值班之所,排除C项。故选D项。 5. 清代王希廉《护花主人总评》说:“《石头记》说梦,有甄士隐梦得一半幻境,绛芸轩梦语含糊,贾宝玉一梦顿改前非,林黛玉一梦情痴愈痼。”其评论的作品是( ) A. 《水浒传》 B. 《红楼梦》 C. 《西游记》 D. 《三国演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石头记》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