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古诗文阅读-十一、桃花源记 强化训练(教师版)—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docx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2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古诗文阅读-十一、桃花源记 强化训练(教师版)—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docx
文档介绍:
十一、桃花源记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小国寡民。使①有什伯之器②而不用;使民重死③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选自《老子·第八十章》)
[注]①使:即使。②什伯之器:效用超过十倍、百倍的器具。③重死:以死为重,即爱惜生命。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才通人        才: 仅仅、只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 类  
(3)具答之 具: 详细  
(4)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徙: 迁移  
(5)无所陈之 之:音节助词,无义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他们)说自己的祖先为了逃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相邻国家互相看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但)百姓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3.【甲】【乙】两文都写到了“鸡犬之声”,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从侧面表现社会的安宁、美好,人们生活的安居乐业。(3分)
4.【甲】【乙】两文的作者从相似的角度分别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展开了想象,请根据选文完成下表。(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
【甲】
①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设酒杀鸡作食
屋舍俨然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乙】
美其服
② 甘其食  
③安其居
乐其俗
【参考译文】
【乙】使国家变小,使百姓稀少。即使有效用超过十倍、百倍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百姓爱惜生命,而不向远方迁徙。即使有船只车辆,却没有乘坐的需要;即使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陈列布阵。使百姓恢复到远
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使百姓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生活得快乐。相邻国家互相看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但)百姓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