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四章生物大分子实验活动3糖类的性质专题训练.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9页18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四章生物大分子实验活动3糖类的性质专题训练.docx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四章生物大分子实验活动3糖类的性质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不属于高分子的是( )
A.肥皂 B.聚乙烯 C.淀粉 D.纤维素
2.据《自然》杂志报道,在300~400℃的高温下,将砂糖(主要成分为蔗糖)等碳水化合物用加热的方法使其形成焦糖与碳之间的"半成品碳"状态,再放进硫酸溶液中高温加热,生成了一种叫"焦糖烯"的物质,其分子式为C36H50O2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半成品碳"在硫酸溶液中加热可能发生的是消去反应
B."半成品碳"是碳元素的一种新单质
C.蔗糖溶液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混合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D.焦糖烯是一种新型的烯烃
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提纯苯甲酸
将粗品溶于水、过滤、蒸发结晶
B
证明酸性:苯酚<H2CO3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 Na2CO3溶液,浊液变澄清
C
除去乙酸乙酯粗品中的乙酸和乙醇
将粗品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混合,静置,分液
D
验证淀粉溶液水解生成了葡萄糖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共热,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A.A B.B C.C D.D
4.中国人民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木活字”是由元代王祯创制的用于印刷的活字,“木活字”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黑芝麻糊”是一道传统美食,食用时可加入白砂糖作配料,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麦芽糖
C.“鹤鱼石斧图”彩陶缸是我国出土的一件珍贵历史文物,彩陶缸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D.“苏绣”是用蚕丝线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绣出图案的工艺,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5.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
A.葡萄糖和蔗糖 B.蔗糖和麦芽糖
C.乙酸和丙酸 D.乙醇和甘油
6.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葡萄糖 B.淀粉 C.蛋白质 D.脂肪
7.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NH3NO2HNO3
B.SiO2H2SiO3(aq)Na2SiO3
C.Fe2O3 FeFeCl3
D.CuCl2(aq) Cu(OH)2Cu2O
8.白居易在《秦中吟·重赋》中说“厚地植桑麻,所用济生民”,其中“麻”属于
A.淀粉 B.纤维素 C.蛋白质 D.油脂
9.“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下列贸易的商品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中国丝绸 B.埃及长绒棉
C.乌克兰葵花籽油 D.捷克钻戒
10.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C.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11.以下实验:
①将无水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迅速升温到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溶液褪色可证明有乙烯生成
②将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可证明有乙炔生成
③实验室中将苯和浓溴水混合,再加入FeB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